阿里巴巴股價大跌 蒸發250億美元
更新時間: 2014-10-21 11:58 PM [紐約時間]【新唐人2014年10月22日訊】(新唐人记者唐迪綜合報導)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以來,一個月內銷售了價值近2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229億元)的股票。然而,由於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到上周五(17日)收盤時,阿里巴巴的股價蒸發了約250億美元。
據陸媒《中國經濟網》報導,截至上周五收盤,阿里股價報收87.91美元,這與阿里9月19日IPO時的最高價位99美元比較,下挫了約11美元。按此計算,阿里的市值與最高位相比已經蒸發了250億美元。
自9月中下旬以來,在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美聯儲升息預期、埃博拉病毒擴散、地緣政治不穩等多重因素影響下,美股在大幅波動中劇烈下滑,而科技股也不斷走衰,阿里亦未能倖免,上周末收盤時候,阿里股價收跌1.06%。
美國投行美銀美林近期發布報告稱,美股在阿里巴巴9月19日IPO前8分鐘觸頂。
與此同時,陸媒網易財經10月21日報導稱,福布斯The World's Billionaires「全球億萬富翁財富榜」的資料顯示,在上周(2014年10月13日—2014年10月17日)的富豪排行榜中,中國首富馬雲財富連續兩天縮水。其中,周二(19日)縮水最大,為1.18億美元,與阿里上市時,208億美元的個人財富(福布斯數據)相比,馬雲財富已蒸發了15億美元(約合92億人民幣)。
《南方周末》則提示稱,美股的大幅下挫,並非阿里個案,其中涉及大環境的影響。據新浪財經介紹,自9月中下旬以來,在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美聯儲升息預期、地緣政治不穩等多重因素影響下,美股在大幅波動中劇烈下滑,科技股也不斷走衰,阿里亦未能倖免。
有對馬雲及其創建的阿里巴巴不滿的山東省中山市網友日前在港媒報導後留言稱:「馬雲把中國經濟搞垮了。他利用最廉價的方法建造直銷平台,跨越了中間環節。導致大量商場,街邊店倒閉。傳統中間環節消亡迫使生產商也要加入這個血拚平台,沒有利潤必須降低價格維持成交,只有這樣可以吸引更多買家,生產商沒有利潤積累怎麼創新,大家只好互相抄版拼價格,偽劣假冒隨之而來。最終廝殺的結果會產生壟斷,大量中小企業競爭不過會倒閉。第二,第三產業會有大量失業。」- See more at: http://www.ntdtv.com/xtr/b5/2014/10/22/a1148043.html#sthash.5AQMshR8.dpuf
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馬雲。(China Photos/Getty Images)
【新唐人2014年10月9日訊】(新唐人記者琮鈺綜合報導)受到核供應國集團(NSG)管制的、可用於生產核武器的敏感材料,包括日本東麗T700高強度碳纖維等在阿里巴巴網站上有售,凸顯網站監管不力。有傳聞,因與江派太子黨關係密切以及政治雄心,習近平準備打擊江派商界人物,馬雲將首當其衝。
最近在美國紐約IPO的阿里巴巴,號稱市值高達2385億美金,超過臉書(Facebook)、亞馬遜(Amazon)和eBay等網絡公司,馬雲與阿里巴巴再度引發外界關注。
阿里巴巴公開販售製造核武材料
聯合國在今年夏天曾發佈一份報告稱,2012年12月新加坡海關截獲一批從中國運往伊朗的7600公斤東麗T700碳纖維。日本生產的東麗T700高強度碳纖維可用於製造自行車和噴氣式飛機,也是製造超聲離心機的絕佳材料。美國媒體報導,新加坡海關查獲的碳纖維數量所製造出的離心機,可以滿足與伊朗庫姆Fordow同等規模核設施製造鈾的需求。
如果從日本購買東麗T700高強度碳纖維,需要持有日本經產省(METI)頒發的出口許可證以及最終用戶證明。而且該碳纖維還受到10多家國際機構嚴格監管。
但在阿里巴巴網站上,可以找到眾多生產核武所需的敏感材料,如:東麗T700高強度碳纖維、高強度鋁合金、馬氏體時效鋼(用於製造離心機的轉子)和高級真空泵等。
上述材料的銷售都受到由中國等48個國家組成的核供應國集團管制。聯合國安理會也發佈多項決議禁止向伊朗出口這些可製造核武的敏感材料。
另外,聯合國制裁伊朗委員會(UN Iran Sanctions Committee)6月份發佈的一份報告,所列出近期多國實施的30項禁令,其中高強度鋁合金、乾燥爐、不鏽鋼波紋管、電池等20項涉及從中國大陸發貨或原產于中國大陸的商品禁令。這些商品多數在阿里巴巴的Alibaba.com和1688.com網站上有售。
儘管阿里巴巴在聲明中稱,該網站支持並遵守國際一切核不擴散的法律條文。還表示阿里巴巴擁有健全的產品上架制度。
但據美國媒體報導,1688.com網站上有3家公司表示可以在沒有相關文件手續的情況下在大陸銷售4000公斤東麗T700碳纖維。甚至其中一家公司願為該產品提供規避出口管制,只需在產品申報中將碳纖維改為紡織纖維即可。
此外,有兩家生產核供應國集團管制產品的上海公司都聲稱,中國大陸海關並未限制這類產品出口。9月25日,仍有一家供應鈾的公司在1688.com網站上公開做廣告。
因伊朗阿拉克(Arak)重水反應堆而受到美國、歐盟等國家制裁的Machine Sazi Arak公司也出現在阿里巴巴網站的供應商名單中,銷售商品類別是鍋爐、熱交換設備及石化設備。
馬雲江派色彩太深
美國之音報導稱,當初馬雲從雅虎手中購回50%的阿里巴巴股份,最主要的原因是支付寶是不准許外資進入的金融業產品。最終江澤民孫子江志成、劉雲山之子劉樂飛等,幫助馬雲完成融資。《紐約時報》也透露,在2012年9月幫助馬雲完成76億美元融資的除了大陸主權基金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CIC)外,還有博裕資本,中信資本、國開金融和新天域資本。這些公司高管聚集了江澤民孫子江志成、劉雲山之子劉樂飛等20多名2002年以後中共政治局常委的子孫。
據香港媒體8月15日報導,江澤民孫子江志成、劉雲山之子劉樂飛和馬雲在商場上結盟,尤其是在網路金融向國家壟斷銀行業宣戰,被廣泛視為是新一代「太子黨」和本土互聯網新貴聯手擴張商業帝國的大動作,但不為人知的是其中夾雜著更具野心的計劃——精心在互聯網和金融等核心行業布局,一旦時局有變,能迅速推出自己人登頂政壇,接掌中國。
傳習近平將對馬雲動手
10月5日,法國媒體報導稱,2014年7月3、4日,習近平率領中國大陸經濟代表團250多人訪問韓國,馬雲與百度創始人李彥宏隨行,但在代表團的合影中卻不見兩人出現。報導引述知情人士透露的消息稱,習近平的「反貪腐」運動可能會觸及商界。馬雲和李彥宏均與江派關係密切,極有可能卷入中南海博弈中。習近平冷落兩人,或許是準備對馬雲和李彥宏動手的先兆。
- See more at: http://www.ntdtv.com/xtr/b5/2014/10/09/a1144664.html#sthash.sMrqiOMF.dpuf
朱鎔基之子朱雲來離職是為這個?
10月14日,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董事會正式批准朱雲來的離職申請,朱雲來的內部離職信當天被《新浪財經》公開。(網絡圖片)
【新唐人2014年10月15日訊】(新唐人記者公孫覺採訪報導)日前,中共前總理朱鎔基之子、中金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朱雲來離職曝光,其去向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有分析認為,時值中共高層權斗白熱化之際,朱雲來或邁入互聯網金融領域「創業」,為將來接管中國互聯網金融巨鱷阿里巴巴做準備。
10月14日,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董事會正式批准朱雲來的離職申請,朱雲來的內部離職信當天被公開。
離職信中,朱雲來沒有提及辭職原因,但其中有一句說:「前途是光明的,道路可能會是曲折的。」
《證券時報》援引知情人士的話說,「朱雲來對網際網路充滿興趣,創業方向可能與網際網路概念有關。」這句話引起時政觀察人士的注意。
時事評論員唐靖遠認為,朱雲來的離職很不尋常,一個在「中金」這樣的公司做到總裁兼CEO的人,自動離職只能有兩種可能,一是出了問題,以離職體面下台收場;二就是有了更大的圖謀。
唐靖遠:「從朱雲來當下的處境看,前者顯然不太可能。如此一來後者就成為唯一合理的解釋。官方的消息說朱雲來準備改換的方向可能是網際網路,這很容易令人聯想起金融領域和網際網路相結合的大鱷:馬雲與江澤民孫子江志成的阿里巴巴。」
早前,有外媒披露,中共前黨魁江澤民孫子江志成、中共現任常委劉雲山的兒子劉樂飛、馬雲等人的政治雄心,一度引起習近平的警覺,以致習辦都出面警告。
2014年7月24日,《美國之音》曾在《專家稱馬雲玩的不是市場 是「中國政治經濟學」 》評論中,揭示阿里巴巴如何利用中共高層政治關係,發展壯大。
2014年8月15日,香港雜誌《大事件》引述知情者爆料:「江志成、劉樂飛和馬雲都有政治雄心,現在他們攪和在一起,有些動作已經引起中南海的高度警覺,認為他們的一些作為已經是在挑戰紅線。」
報導披露,江志成、劉樂飛和阿里巴巴掌門人馬雲在商場上的聯手結盟,尤其是在網路金融方面向國家壟斷的銀行業的宣戰,被廣泛視為是新一代「太子黨」和本土互聯網新貴聯手「奪城」,擴張商業帝國的大動作,但不為人知的是其中夾雜著更宏偉、更極具雄心的逆天計劃——精心在互聯網和金融等核心行業布局,一旦時局有變,能迅速推出自己人登頂政壇,接掌中國。
阿里巴巴股票2014年9月19日在美國紐約上市,號稱市值2385億美元,更加成為各界關注的熱點。
2014年7月21日《紐約時報》一篇題為《阿里巴巴上市背後的「紅二代」贏家》的調查文章指出,馬雲走的是「有中國特色」的發跡道路,這條路可以成就他,但也有可能在未來的某天使他的商業帝國毀於一旦。
在習近平、王岐山陣營以反腐清洗江派勢力的運動越探越深局勢下,唐靖遠認為,有朝一日阿里巴巴一旦倒下或被拆分,這個領域巨大的真空必須要由一個信得過的自己人來填補、掌控。
唐靖遠:「從這個角度看,朱雲來的網際網路創業,恐怕是未雨綢繆之舉,這也意味著馬雲頭上懸著的刀,恐怕已經開始在往下砍落。」
那麼,如果真有一天,阿里巴巴傾倒,朱雲來會不會作為習近平陣營信得過的人聯手操控阿里巴巴,也是一大看點。- See more at: http://www.ntdtv.com/xtr/b5/2014/10/15/a1146315.html#sthash.IUC2sbEn.dpuf
赴美IPO爭議未減 阿里巴巴挖臺生赴杭州
更新時間: 2014-10-21 08:55 PM [紐約時間]專題 新唐人記者報導
【新唐人2014年10月22日訊】中國電商阿里巴巴上個月赴美IPO,但卻被爆出疑似幫中共太子黨洗錢,引發爭議,今天,阿里巴巴首次進入台灣校園,辦徵才說明會,挖臺生畢業後即赴中國杭州,不過,待遇、人數都保密,並且不接受媒體採訪。
9月份赴美IPO後,中國阿里巴巴首次大動作進入台灣校園徵才,包括世新、交大、臺科大、北科大、實踐,挖台灣學生2015年畢業後就到中國杭州工作。但說明會還沒開始,阿里巴巴就表示,不接受任何台灣媒體採訪。
阿里巴巴台灣公關:「(阿里巴巴這邊是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發言?)對,目前不行。」
阿里巴巴UED團隊招募工作,包括網頁設計、用戶端界面設計。這次會上除了向台灣宣傳企業形象,就是宣傳杭州,然而,主要都是陸生回應。
阿里巴巴高級視覺設計師畢志衛 VS. 陸生:「(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很好,背得很好。」
和臺下學生玩杭州詩詞猜謎,這次說明會不提待遇、招募人數,兩天後馬上面試。本科系的台灣學生認為:
世新資管系四年級張同學:「我沒有考慮,就是來聽聽看,應該還沒有意願。」
世新資管系四年級林同學:「盡量還是想待在台灣。」
阿里巴巴挾中國八成電商市場,被認為有濃厚政治背景,尤其赴美上市後,股價的一路下滑,被週刊查到幫江澤民、劉雲山家族等套現洗錢,格外引起爭議。
阿里巴巴赴美吸金後,現在,來臺吸收年輕學子,雖然稱要進軍海外,但目前營收主要仍來自中國。下個月,阿里巴巴還要前往香港進行徵才獵人頭,葫蘆裡賣甚麼藥?各界關注。
新唐人亞太電視陳輝堯、陳真台灣臺北報導- See more at: http://www.ntdtv.com/xtr/b5/2014/10/22/a1147889.html#sthash.0ZLRTfKW.dpuf
10月14日環球財經簡訊
更新時間: 2014-10-14 07:22 AM [紐約時間]PayPal共同創辦人、矽谷創投家Peter Thiel表示,投資阿里巴巴的股票,就像是對中國政治情勢進行押注一樣,而你能猜到馬雲還能享有中國共產黨政府多久的恩寵嗎?。
歐元貶值 ECB拚經濟最後一招
面臨歐元區孱弱經濟與物價走跌,歐洲央行(ECB)目前正把希望寄託在歐元貶值,以作為拚經濟的最後藥方,因為歐元走貶,除了有助拉抬出口成長,還能推動物價上升,促使通貨膨脹邁向ECB設定的2%目標前進。OPEC削價競爭 油價創4年新低
石油需求放緩,加上利比亞恢復石油出口,美國與俄羅斯不斷提升產量,使得國際油價持續下挫。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成員國之間,為了爭奪市場而展開價格戰,導致布蘭特油價創下4年新低。槓上亞馬遜 谷歌推付費會員送貨服務
谷歌(Google)趕在年底採購旺季展開前推出付費的會員送貨服務,大陣仗槓上亞馬遜(Amazon.com),谷歌執行董事長Eric Schmidt表示,許多人誤以為谷歌的最大勁敵是Bing或是Yahoo,但是谷歌在搜索引擎領域的最大競爭對手其實應該是亞馬遜。新唐人記者保羅、傑森綜合報導- See more at: http://www.ntdtv.com/xtr/b5/2014/10/14/a1146096.html#sthash.8AV1xHzl.dpuf
法媒:江澤民孫子有「政治雄心」 習近平高度警覺
更新時間: 2014-10-06 07:16 AM [紐約時間]【新唐人2014年10月6日訊】(新唐人記者唐迪綜合報導)最近由於阿里巴巴在美國紐約IPO上市,號稱市值2385億美元,一舉身價超越了臉書、Amazon、eBay,因此其創辦人馬雲再度成為外界關注和討論的熱點。日前,有法媒在一篇談論馬雲與中共太子黨們的密切關係的報導中披露說,其實早前就有知情者爆料,江志成、劉樂飛和馬雲都有政治雄心,他們的動作已經引起中南海的高度警覺。
早在今年4月9日,《路透社》就曾發表長文,曝光了江志成和其博裕資本,如何在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新興私募股權市場獲得巨額利潤的內幕,其中就涉及到阿里巴巴及其創辦人馬雲。
10月 5日,《法廣》發表了一篇對美國印第安納州大學大眾傳播碩士柯宇倩女士的專訪文章,披露了馬雲這個出身尋常家庭的英語教師,在發跡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的過程中,其背後太子黨涉入的一些內幕。
2005年,雅虎在中國大陸「水土不服」、與美國總部意見也不合,在這樣的情況下,雅虎急於尋求新的合作夥伴。於是,僅創立了6年的阿里巴巴抓住這個機會啟動了收購雅虎的計劃。
據披露,這個收購案之後,阿里巴巴與雅虎的關係開始惡化。當時馬雲亟欲取回雅虎手中的阿里巴巴股份,但雅虎不肯。馬雲決定先下手為強,將阿里巴巴在線支付服務「支付寶」從阿里巴巴剝離出來,轉到另一家自己掌控的公司。轉讓手續完成後,支付寶在2014年5月順利取得支付業務許可證。從此之後馬雲與雅虎談判的籌碼大大增加了。外界也從馬雲這次的動作看到太子黨涉入的影子。
分析稱,在中國,金融是國有壟斷行業,一般人拿不到「入場券」。而馬雲寧可惹怒雅虎也要將支付寶剝離出來,說明馬雲很可能先得到太子黨對支付寶牌照的保證,才敢重組支付寶。
2012年阿里巴巴完成的一次被稱為「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私營部門融資」。那場融資中,購買阿里巴巴股份的包括博裕資本、中信資本、國家開發銀行的投資機構國開金融以及新天域資本。這些企業的高層有江澤民的孫子江志成、劉雲山的兒子劉樂飛等人。
談到這個情況,報導引述一位接近習辦的人士透露, 2014 年7月習近平帶領中國經濟界代表團訪問韓國時,馬雲和百度的李彥宏都是隨行人員,但最後兩人在全團的合照照片裡卻不見蹤影。
而此前,早就有知情者爆料稱,江志成、劉樂飛和馬雲都有政治雄心,他們的動作已經引起中南海的高度警覺。
據公開的資訊,今年8月15日,香港雜誌《大事件》引述知情者爆料稱,「江志成、劉樂飛和馬雲都有政治雄心,現在他們攪和在一起,有些動作已經引起中南海的高度警覺,認為他們的一些作為已經是在挑戰紅線。」
當時的報導聲稱,江澤民的孫子江志成、劉雲山的兒子劉樂飛和阿里巴巴掌門人馬雲在商場上的聯手結盟,尤其是在網路金融方面向國家壟斷的銀行業的宣戰,被廣泛視為是新一代「太子黨」和本土互聯網新貴聯手「奪城」, 擴張商業帝國的大動作,但不為人知的是其中夾雜著更宏偉、更極具雄心的逆天計劃——精心在互聯網和金融等核心行業布局,一旦時局有變,能迅速推出自己人登頂政壇,接掌中國。
今年4月9日,《路透社》曾發表長文,曝光了江志成和他的博裕資本在中國新興私募股權市場獲得巨額利潤的內幕。
報導說,江志成2010年哈佛大學畢業後進入美國高盛工作。在擔任9個月分析師後,自己創建私募股權基金博裕資本。2010年9月21日,博裕資本在香港提交公司註冊文件,江志成是唯一董事,而這一年他才24歲。
2012年,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與江志成見面之後,博裕資本就加入了阿里巴巴以71億美元購回雅虎股權的談判。包括博裕資本在內的中國投資公司財團,最終獲得阿里巴巴5.6%的股權。據估算,博裕資本至少從中凈賺了1.25億美元。現在,博裕資本在中國已「如日中天」。
- See more at: http://www.ntdtv.com/xtr/b5/2014/10/06/a1143928.html#sthash.SA9CtOrn.dpuf
阿里巴巴網路銀行 獲批准引議論
更新時間: 2014-09-30 10:15 PM [紐約時間]【新唐人亞太台2014年9月30日訊】中共銀監會昨天批准了阿里巴巴發起籌建的純網絡銀行「浙江網商銀行」,不過,中國大陸目前的商業環境與機制,以及監管真空的局面,能否支撐阿里的純網絡銀行發展,仍待關注。
阿里巴巴獲准籌建浙江網商銀行。不設線下網點、不分總支行級別的互聯網銀行,這在中國大陸還沒有先例可供參考。
不過,中國商業環境和監管真空的局面,真的能支撐純網絡銀行的發展嗎?美國財經雜誌《富比世》引述採訪表示,中國普遍缺乏誠信,這種現狀將是純網絡銀行發展的主要障礙之一。
此外,網絡銀行也會讓違約和欺詐風險隨之增加。對於線上大數據能否解決金融徵信的問題,中國業者認為「很難」,雖然阿里積累的大數據多具備金融性、對徵信來講很有價值,但仍不足以支撐起一個獨立的可以依賴的風險管控模型。
新聞網站「亞洲科技」(TechinAsia)則指出,「阿里銀行」會是什麼樣子?現在似乎過早預測,特別是浙江網商銀行還得通過監管門檻才能得到官方放行。
新唐人亞太電視 葉基 編譯- See more at: http://www.ntdtv.com/xtr/b5/2014/10/01/a1142512.html#sthash.DSfZ34d2.dpuf
【世事關心】阿里巴巴輝煌背後的鋼絲繩
更新時間: 2014-09-29 11:52 PM [紐約時間]
【新唐人2014年09月30日訊】【世事關心】(306)阿里巴巴輝煌背後的鋼絲繩:阿里巴巴的構架、股值的高估、紅二代背景是投資者的思考。
阿里巴巴新股發行當日每股從68美元漲到92.7美元,融資規模高達250億美元,成為歷史上最大的IPO。
David Dollar:「所以我認爲市場表現已經說明了問題,人們心情放鬆。」
但是,可變利益實體VIE架構惹爭議,美中經濟安全委員會報告提醒投資者謹慎。
章嘉敦:「還有幾個中國官員自己說,這種構架不應該被允許。」
阿里巴巴的紅二代背景深厚,叱吒風雲的背後,馬雲,抑或也在左右逢迎?
馬雲:「我非常認真的聽他們的意見。作為一個商業領袖這是我的工作。」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馬雲的帝國之下,到底水有多深?
蕭茗:各位好,歡迎收看《世事關心》,我是蕭茗。史上最大IPO-新股發行的耀眼登場無疑引來了全世界的關註。市場對它報以了十分的興奮甚至是狂熱。但是,與和它規模相似的新股發行IPO相比,圍繞阿里巴巴的上市也多了很多疑慮和爭議。對海外投資人來說,阿里巴巴的公司結構到底存在多大風險,它的股價是否太高,馬雲和阿里巴巴的領導團隊是否值得信賴,最後,阿里巴巴濃厚的紅二代背景對投資者來說意味著什麽? 這期的《世事關心》,我們來探討這些問題。
9月19日,紐約證券交易所裏,世界金融市場的大門終於向中國電子商業巨擘----阿里巴巴徹底打開了。開盤後,每股起價68美元,10分鐘內就上漲了30%,現在公司新股發行IPO總額250億美元,成為全球IPO規模之最,超過了前記錄保持者--2010年在上海、香港兩地上市的中國農業銀行的200億美元IPO規模。
雖然在接下來的幾天,阿里巴巴的股票呈下行趨勢,但是,總體上來說,市場對它還是報以了極大的熱情,而這樣的反應情有可緣。
Rett Wallave:「當人們可以購買某種新奇,並已正常運作的產品時,它往往是獨特且令人充滿衝動期盼的。」
一般來說,對於網際網路公司,投資者看好的是它的成長潛力。但是,阿里巴巴與眾不同,它已經佔有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電子商務市場的大半壁江山。在中國,每10個網上交易阿里巴巴就佔了八個。它賣的東西從襪子到鐵軌,不一而足。它的服務甚至還包括小額貸款和網上付費。在紐約證交所上市後,阿里巴巴總市值超過2200億美元,成為僅次於谷歌的全球第二大網際網路公司。
不過,不是所有人都認為阿里巴巴是金礦。曾預測了1989年日本股市崩潰和2000年網際網路泡沫破裂的著名財經作家埃蒙‧芬格爾頓,9月21日在福佈斯雜誌撰文警告投資人,「對馬雲的阿里巴巴說不」。
芬格爾頓認爲,即便按這傢離岸金融公司的面值計算,阿里巴巴按週五的收盤價格,其整體估值是該公司2013年銷售額的18倍。芬格爾頓說:「就算阿里巴巴能保持每年7.5%的成長率,20年後,其規模也不過增長4倍。週五每股94美元的價格相當於20年後阿里巴巴銷售額的4.5倍」,這實在是太高了點。
蕭茗:阿里巴巴的股價是否出現了泡沫?它的成長潛力到底如何,聽一下我稍早對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國際商業和政策中心主任Roger Leeds教授和前美國財政部駐中國經濟和金融特使,布魯金斯學院高級研究員David Dollar先生的采訪。
蕭茗:「您認為阿里巴巴的份額是不是被高估了?」
Roger Leeds教授:「短期來説,從股權市場表現來看,它的股價並沒過高,第一天阿里巴巴股價上升了35%甚至更多,它的交易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如果和其它公司比較,這個漲幅當然是很高的,但從短期來説,並沒有過高。真正的問題是,阿里巴巴的股票長綫走勢會是如何。但是我覺得它的股價相對不錯。和很多其他公司比較,這是一個利潤非常不錯的公司,沒有和阿里巴巴相似的公司。但它被拿來和其它一些公司做比較,比如谷歌、亞馬遜、臉書,如果和這些公司比較,在我看來阿里巴巴的股價並沒有過高。」
蕭茗:現在阿里巴巴看起來確實是如日中天,但是,它未來會遇到的最大挑戰是什麽呢?聽一下布魯金斯學院高級研究員David Dollar先生的看法。
蕭茗:「阿里巴巴在接下來的路上, 最大的挑戰是什麽?」
David Dollar: 「阿里巴巴是在一個相對受保護的環境中成長出來的,所以在我看來,向前邁進的挑戰有兩面性,阿里巴巴希望能更加國際化,所以它必須得和其它市場的類似的公司進行競爭,阿里巴巴可能對那些地方的文化和制度未必了解,所以它必須國際化。而中國也應該將國內市場更開放一些,所以,希望中國國內的網際網路市場氛圍也會因此更具競爭性,所以阿里巴巴面臨的第二個挑戰時,將要和更多國內市場的公司競爭。」
蕭茗:「不過,也有人認為長遠來看,阿里巴巴的股票沒有那麽看好。聽一下美國作家,中國問題專家章嘉敦先生的看法。」
章嘉敦:「 我認為它的股價是被高估了,它的交易價格大致在八十五美元以上,九十美元以下,這比開市的68美金高出許多,大部分研究人員都估計其交易價格應該在八十到九十美元之間,就這個價格/價值比來説,並不是太出格。然而,真正的問題在於,投資者們並沒有完全考慮到中國經濟本身的問題,另外還有中國的消費量正在萎縮。最近幾個星期我們看到了兩個調研結果,指出了中國消費正在降低,和中國消費真正存在的問題。阿里巴巴是做電子商務的,依賴於中國人去消費,而在中國經濟的種種問題面前,消費者們並不打算這麼做。如果要看阿裏巴巴在中國的前途,我想這是一條下坡路。而在中國以外,這條路也很不好走。因爲阿里巴巴從來沒有和佔主導地位的主要競爭者火併過,因爲(在中國)他們自身就是佔主導地位的競爭者,一旦來到美國或去歐洲,他們將和亞馬遜和E-bay競爭, 這絕對不是條好走的路。所以我想它的股市價格最終會下跌不少,就上面說的這兩個原因就足以造成這種結果,更不要說阿裏巴巴還面對其它的問題了。」
阿里巴巴最大的爭議VIE可變利益實體結構,到底是怎麽回事? 海外投資者是否需要擔憂,不要走開,下節繼續探討。
蕭茗:阿里巴巴上市前夕,美中經濟與安全委員會在發表了一篇報告,題為「在美國上市的中國網際網路公司的風險」。它主要分析了阿里巴巴和其它所有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都採用的一種名為VIE的公司架構對美國投資者的風險。請雪莉為我們介紹一下。
雪莉:好的,蕭茗。報告中提到,現在中國頂尖的民營網際網路公司都尋求到美國上市,因為它們從中國的國有銀行和證券市場貸不到足夠的資金,所以必須尋求海外的投資來支持企業的發展。但是,中國政府不允許海外對中國網際網路公司的投資超過一定數量。而且,私營公司在海外上市還必須經過中國政府的批準。因此,為了規避這些限制,中國的私營網際網路公司就採用了一種非常復雜的叫做可變利益實體VIE的架構。所謂的VIE通常是在開曼群島等避稅天堂註冊、而實體在中國大陸境內運行,再通過一系列合同將VIE運營獲得的利益轉移到海外上市的控股公司以及控股公司的股東。因為實體在大陸,對企業的控制又掌握在中國公司的手中。這就在表面上符合了中國的相關法律。所有在美國上市的中國網路公司都採用VIE,我們可以用微博做例子來解析VIE到底是怎麽回事。
微博在美國NASDAQ上市,投資人買的是一個叫做「微博公司」的股票,這個公司在開曼群島註冊,而「微博公司」的美國證監會註冊文件上寫著,該公司全權擁有另外一家香港註冊的名為「微博 香港」的公司,而微博香港又全權擁有並且運作一家在中國大陸的公司叫做「微博網際網路技術中國公司」。但是,因為這家公司被在美國和香港註冊的外國公司全權擁有,所以,它無法直接在中國經營一個網站。所以,有中國商業執照,並且直接經營微博網站的是一家叫做「北京微博網際網路技術有限公司」的企業。而該企業又被另一個名為「北京Weiming技術有限公司」的企業擁有。而weiming就是一個VIE。它的主要功能就是擁有「微博北京」,這家實體公司的產權,再通過一系列法律文件把這家公司和在美國上市的微博公司聯系起來。蕭茗。
蕭茗:簡直比俄羅斯的連偶娃娃層次還多,謝謝雪梨。面對 VIE 海外投資者的風險之一是對中國公司幾乎沒有任何控制,這樣的先例已經有多起。
2001年,最先使用VIE--也就是可變利益實體架構在美國上市不久的新浪網創辦人被逐事件構成了對VIE的第一個考驗。當時新浪網創建人之一的執行長兼總裁王誌東遭上市的控股公司董事會驅逐,而王誌東控制的新浪旗下幾個VIE實體公司是新浪上市公司利潤實現的主要途徑。假如王誌東將這些實體公司據為己有,由於VIE的架構問題,新浪對王誌東將毫無辦法的。雖然事件以王誌東選擇離開新浪做了了結。但VIE架構的安全性成為投資人的最大擔心之一。
2010年,馬雲的支付寶事件也引起了軒然大波。阿里巴巴開發了一個和paypal相似的網上付費工具--阿裏pay。推出這款產品對阿里巴巴的大股東之一yahoo將很有利。但是,由於VIE結構下馬雲獲得了很大的自主權,於是他秘密將阿裏pay從阿里巴巴剝離開,使其成為一個獨立的公司,並且註冊在自己名下。因為在VIE架構下,母公司沒有責任向海外投資者通告這樣的決定,所以阿里巴巴的海外投資者在事發之前對此一無所知,yahoo也沒有從阿裏pay的發布中獲得任何它原本應該獲得的利潤。
蕭茗:VIE使得海外投資者喪失對公司的控制,這固然是一個很大的隱患。但是,VIE更大的風險來自於這種結構原本就是用來規避中國相關法律的。這些法律禁止海外資金投資中國具有戰略意義的,或新興產業,或在政治上和國家安全上敏感的行業。在海外用VIE架構上市的中國公司基本上全都是這一類型的企業。和網際網路相關的服務產業,例如阿里巴巴也是如此。中國政府完全了解這一點。雖然中共政府現在還沒有明確說VIE在中國不合法,但是,將來會是什麽情況,誰也說不準。這個隱患到底值不值得海外投資人仔細考慮呢。先聽一下布魯金斯學院資深研究員David Dollar先生的看法。
蕭茗:「很顯然,對阿里巴巴的顧慮之一是其可變權益實體(VIE)結構,您認為美國投資者應該對此及其優先股票結構抱有多大的擔心和顧慮?」
David Dollar:「美國的金融媒體對此有很多的報道,投資者獲得了很多咨詢,所以他們了解其風險性,撇開風險性不談,他們對公司本身很感興趣,所以我認為市場表現已經說明了問題,人們心情放鬆,可能對市價有些影響吧。但看起來影響並不大。」
蕭茗: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Leeds教授也認為暫時這不是大問題,除非有一種情況出現。
Roger Leeds:「目前來說,投資者們認為他們對此並沒有太擔心,它的表現也不像某些評論員說的那麼不同尋常。比如很多公司也有很多不同的類股,A股、B股,及相應的各種不同的投票權,所以阿里巴巴的情況雖然在西方並不多見,但是也沒有那麼不同尋常,還有很多不同類型的公司在使用離岸註冊的方式。 我覺得這對全球的投資者來説都不會是個很嚴重的問題。除非出現這種情況,那就是出現醜聞或者什麼內幕被披露出來了,或者諸如此類的。但我不認爲短期內這有什麼異乎尋常,或者會造成什麼問題,市場本身也説明了問題,市場上對此沒有什麼擔憂,至少目前是如此。」
蕭茗:「另外一個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是中國政府放鬆在網際網路領域對外國投資和所有權的限制。這樣這些公司就不必採用VIE結構才能在美國上市了。您認為中國政府有可能這樣做嗎?」
Roger Leeds:「我認爲這是會發生的,問題是需要多長時間,我認爲中國政府認識到了,逐步開放市場對其國家是有利的,特別是對金融市場。不管對中國公司、中國投資者、對全球金融系統都是有益的。我們已經看到中國政府開始就此付出行動的跡象,每天都能看到,我相信這一勢態會保持下去。我本人不知道進展速度或者具體細節,但是每一個訊號都在暗示中國政府非常清楚逐步開放其金融體系和金融市場的重要性。」
蕭茗:不過,中國問題專家章嘉敦先生對VIE架構和中國政府的意願有不同看法,一起來聽一下。
章嘉敦:「我想,就可變權益實體這方面來說,這方面的擔心被美國和世界上許多投資者大打折扣,因爲人們認爲,沒有人會剝奪他們的權益。而真正的問題在兩個方面。第一,中國的最高法院幾年前將一個和和阿里巴巴很類似的企業結構判定為非法。還有幾個中國官員自己說,這種構架不應該被允許。我們也得記住這一點,馬雲用增額違法的架構把雅虎對支付寶所具有的利益剝離了,支付寶相當於馬雲的Paypal。所以這並不止是一個理論上的顧慮。此外,上世紀九十年代,北京政府把中國聯通的外資都攆了出去。那個公司的結構和阿里巴巴的可變權益實體結構非常相似。所以說這並不僅僅是一個理論上的擔憂,現在外來投資方只是對此視而不見。另一個問題就是你說的阿里巴巴的合作夥伴結構,這種結構賦予馬雲和那27個內部人士控制了整個公司,股東基本説不上話。如果阿里巴巴一直業績不錯,那也行。但問題是阿里巴巴不會一直業績這麼好。另外我們也看到了馬雲今年作出了一些非常奇怪的投資舉動,比如在喝醉的時候,買下了半個足球俱樂部。基本很少有誰能監督馬雲,這絕不是件好事。」
阿里巴巴的紅二代背景深厚而復雜,並且各個派系都有,對它來說,這是福還是禍? 不要走開,下節繼續探討。
據美國媒體報導,阿里巴巴路演的第一天,9月8日,馬雲在紐約華爾道夫酒店(Waldorf Astoria) 舉行了投資者見面會。在會上被問及他是如何分配時間時,馬雲回答說,首要任務是維護與中國和其它國家政府的關系。
在接受福克斯記者採訪時,他也說了類似的話……
記者:「 你和中國政府溝通有多頻繁? 他們對你說什麼? 你多經常聽他們的話?」
馬雲:「我非常認真的聽他們的意見,作為一個商業領袖這是我的工作,如果你真的想幫助這個社會,你就必須和政府合作。」
蕭茗:維護和中共政府官員的關系,可以說是在中國做生意的通用原則。但是,對於馬雲來說,這條規則可能有著更不尋常的意義。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他的公司能不能在海外上市,依靠的就是中共政權是否還會對VIE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不過,專攻對中國企業的詳細分析的美奇金(北京)投資咨詢有限公司(Beijing firm J Capital Research)的聯合創始人楊思安(Anne Stevenson-Yang)對馬雲有這樣的評價 「到了如今,必須產生巨大的震動,才能推倒阿里巴巴,」「他們在林林總總的國家部門擁有大量各方面的盟友。」在阿里巴巴上市前就有分析人士指出,當阿里巴巴上市後,這些政治關系深厚的投資者很可能會賺得盆滿缽滿。通過此次IPO,阿里巴巴的市值超過了2200億美元。在這個量級上,連1%的股份都將價值22億美元。而這樣的投資者不乏其人。
2012年9月,阿里巴巴向雅虎支付了76億美元用以回購雅虎所持股份的一半。而這76億美元中的一部分來自三家著名的中國投資公司,他們是中共主權基金國家開發銀行的投資機構國開金融(CDB Capital),這家機構向阿裏巴巴提供了10億美元貸款。另外兩家是博裕資本和中信資本。其中,博裕資本的兩合夥人之一是江澤民的孫子江誌成(Alvin Jiang)。而國開行當時的副總裁是賀錦雷。其父賀國強是上一屆的中共政治局常委,中紀委書記。而同期國開行的一把手是陳元,其父陳雲是鄧小平時期主政的中共8大元老之一。
阿里巴巴向雅虎買回股份之後,又把這20%股份中的一大部分重新賣給了這三家投資公司。其後不久,由中共總理溫家寶之子溫雲松共同創辦的私募基金「新天域資本」也購下了阿里巴巴的大宗股份。
阿里巴巴在2012年新增的大部分投資者中的中信資本和國開金融都屬國有性質,這一點讓阿里巴巴集團的所有權結構更加復雜、外界很難看清。
中信資本是中共國有企業集團中信旗下的投資機構之一。前國家副主席王震之子王軍,曾長期擔任中信的董事長。和陳雲一樣,王震也是六四事件中為鄧小平撐腰的中共「八大元老」之一。而中信資本的高級董事總經理曾之傑(Jeffrey Zeng)的父親曾培炎曾擔任過中國經濟規劃領域的最高官員,也是政治局委員。此外、中信旗下的中信產業投資基金一直由劉雲山之子劉樂飛領導。2012年11月,劉雲山升任政治局常委並把持中共宣傳部門。
阿里巴巴和中信集團有過多次交易。其中,最新一筆交易發生在2014年初。一月份,阿里巴巴和馬雲私人名下的雲峰資本宣布收購中信旗下的中信21世紀公司,其中阿里巴巴斥資約1.7億美元。中信21世紀從事電話營銷和醫藥數據業務,其董事局執行主席陳曉穎是中共上將、前軍委副主席張震的兒媳,她的夫君張連陽從軍中退役後轉為經商、在2014年4月份之前一直是中信21世紀的董事局成員。張連陽的弟弟張海陽仍在中共軍中任二炮政委的要職。
蕭茗:阿里巴巴的紅二代背景濃厚並且復雜,各個派系都包括,這將給它帶來什麽? 是福還是禍,再聽一下章嘉敦先生的看法。
章嘉敦:「太子黨的介入也有利有弊。如果這些太子黨在北京得勢,那肯定是有幫助的,因爲阿里巴巴因此會有政治上的內部關係。但是我們也在中國一而再再而三的見到,不光在過去,近期也是如此,那就是某人一旦在政治上失寵,那人所有的股權將成爲這個公司的責任,這正也是阿里巴巴面對的情況:前領導人的兒子在阿里巴巴有很多直接股權,這很可能給公司帶來很壞的結果。所以這又是一層很複雜的因素,也是很多人無法理解的。除非你是北京知情人士,我們中大多數人都不是,不然的話就只能是轉來轉去,也不知道有沒有用。這就是爲什麼我覺得,這又增加了一層複雜度,讓阿里巴巴成爲一個比表面看來還要糟糕的投資對象。」
蕭茗:雖然和中共政權打的火熱,並且和各路太子黨都進行了利益分享,但是馬雲最終的保險不是高級賄賂,而是使自己和中共政權的根本利益實現一致。這樣,他才能得到長久的庇佑。中共要拉動內需,要調整經濟結構,阿里巴巴也努力使自己成為順應這個方向的一股力量。不過,不知道他是否忘記了一點,他的生意是要依靠網際網路的,網際網路的根本特性就是自由。而中共恰恰不能讓網際網路真正的自由,比起拉動內需來說,這才更關乎它的生死存亡。如果和這個政權無法完全的融合,也沒有真正的自由。那剩下的只能是左右逢源。這樣的馬雲和阿裏巴巴,不知道能走多遠。
【新唐人2014年09月30日訊】【世事關心】(306)阿里巴巴輝煌背後的鋼絲繩:阿里巴巴的構架、股值的高估、紅二代背景是投資者的思考。
阿里巴巴新股發行當日每股從68美元漲到92.7美元,融資規模高達250億美元,成為歷史上最大的IPO。
David Dollar:「所以我認爲市場表現已經說明了問題,人們心情放鬆。」
但是,可變利益實體VIE架構惹爭議,美中經濟安全委員會報告提醒投資者謹慎。
章嘉敦:「還有幾個中國官員自己說,這種構架不應該被允許。」
阿里巴巴的紅二代背景深厚,叱吒風雲的背後,馬雲,抑或也在左右逢迎?
馬雲:「我非常認真的聽他們的意見。作為一個商業領袖這是我的工作。」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馬雲的帝國之下,到底水有多深?
蕭茗:各位好,歡迎收看《世事關心》,我是蕭茗。史上最大IPO-新股發行的耀眼登場無疑引來了全世界的關註。市場對它報以了十分的興奮甚至是狂熱。但是,與和它規模相似的新股發行IPO相比,圍繞阿里巴巴的上市也多了很多疑慮和爭議。對海外投資人來說,阿里巴巴的公司結構到底存在多大風險,它的股價是否太高,馬雲和阿里巴巴的領導團隊是否值得信賴,最後,阿里巴巴濃厚的紅二代背景對投資者來說意味著什麽? 這期的《世事關心》,我們來探討這些問題。
9月19日,紐約證券交易所裏,世界金融市場的大門終於向中國電子商業巨擘----阿里巴巴徹底打開了。開盤後,每股起價68美元,10分鐘內就上漲了30%,現在公司新股發行IPO總額250億美元,成為全球IPO規模之最,超過了前記錄保持者--2010年在上海、香港兩地上市的中國農業銀行的200億美元IPO規模。
雖然在接下來的幾天,阿里巴巴的股票呈下行趨勢,但是,總體上來說,市場對它還是報以了極大的熱情,而這樣的反應情有可緣。
Rett Wallave:「當人們可以購買某種新奇,並已正常運作的產品時,它往往是獨特且令人充滿衝動期盼的。」
一般來說,對於網際網路公司,投資者看好的是它的成長潛力。但是,阿里巴巴與眾不同,它已經佔有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電子商務市場的大半壁江山。在中國,每10個網上交易阿里巴巴就佔了八個。它賣的東西從襪子到鐵軌,不一而足。它的服務甚至還包括小額貸款和網上付費。在紐約證交所上市後,阿里巴巴總市值超過2200億美元,成為僅次於谷歌的全球第二大網際網路公司。
不過,不是所有人都認為阿里巴巴是金礦。曾預測了1989年日本股市崩潰和2000年網際網路泡沫破裂的著名財經作家埃蒙‧芬格爾頓,9月21日在福佈斯雜誌撰文警告投資人,「對馬雲的阿里巴巴說不」。
芬格爾頓認爲,即便按這傢離岸金融公司的面值計算,阿里巴巴按週五的收盤價格,其整體估值是該公司2013年銷售額的18倍。芬格爾頓說:「就算阿里巴巴能保持每年7.5%的成長率,20年後,其規模也不過增長4倍。週五每股94美元的價格相當於20年後阿里巴巴銷售額的4.5倍」,這實在是太高了點。
蕭茗:阿里巴巴的股價是否出現了泡沫?它的成長潛力到底如何,聽一下我稍早對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國際商業和政策中心主任Roger Leeds教授和前美國財政部駐中國經濟和金融特使,布魯金斯學院高級研究員David Dollar先生的采訪。
蕭茗:「您認為阿里巴巴的份額是不是被高估了?」
Roger Leeds教授:「短期來説,從股權市場表現來看,它的股價並沒過高,第一天阿里巴巴股價上升了35%甚至更多,它的交易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如果和其它公司比較,這個漲幅當然是很高的,但從短期來説,並沒有過高。真正的問題是,阿里巴巴的股票長綫走勢會是如何。但是我覺得它的股價相對不錯。和很多其他公司比較,這是一個利潤非常不錯的公司,沒有和阿里巴巴相似的公司。但它被拿來和其它一些公司做比較,比如谷歌、亞馬遜、臉書,如果和這些公司比較,在我看來阿里巴巴的股價並沒有過高。」
蕭茗:現在阿里巴巴看起來確實是如日中天,但是,它未來會遇到的最大挑戰是什麽呢?聽一下布魯金斯學院高級研究員David Dollar先生的看法。
蕭茗:「阿里巴巴在接下來的路上, 最大的挑戰是什麽?」
David Dollar: 「阿里巴巴是在一個相對受保護的環境中成長出來的,所以在我看來,向前邁進的挑戰有兩面性,阿里巴巴希望能更加國際化,所以它必須得和其它市場的類似的公司進行競爭,阿里巴巴可能對那些地方的文化和制度未必了解,所以它必須國際化。而中國也應該將國內市場更開放一些,所以,希望中國國內的網際網路市場氛圍也會因此更具競爭性,所以阿里巴巴面臨的第二個挑戰時,將要和更多國內市場的公司競爭。」
蕭茗:「不過,也有人認為長遠來看,阿里巴巴的股票沒有那麽看好。聽一下美國作家,中國問題專家章嘉敦先生的看法。」
章嘉敦:「 我認為它的股價是被高估了,它的交易價格大致在八十五美元以上,九十美元以下,這比開市的68美金高出許多,大部分研究人員都估計其交易價格應該在八十到九十美元之間,就這個價格/價值比來説,並不是太出格。然而,真正的問題在於,投資者們並沒有完全考慮到中國經濟本身的問題,另外還有中國的消費量正在萎縮。最近幾個星期我們看到了兩個調研結果,指出了中國消費正在降低,和中國消費真正存在的問題。阿里巴巴是做電子商務的,依賴於中國人去消費,而在中國經濟的種種問題面前,消費者們並不打算這麼做。如果要看阿裏巴巴在中國的前途,我想這是一條下坡路。而在中國以外,這條路也很不好走。因爲阿里巴巴從來沒有和佔主導地位的主要競爭者火併過,因爲(在中國)他們自身就是佔主導地位的競爭者,一旦來到美國或去歐洲,他們將和亞馬遜和E-bay競爭, 這絕對不是條好走的路。所以我想它的股市價格最終會下跌不少,就上面說的這兩個原因就足以造成這種結果,更不要說阿裏巴巴還面對其它的問題了。」
阿里巴巴最大的爭議VIE可變利益實體結構,到底是怎麽回事? 海外投資者是否需要擔憂,不要走開,下節繼續探討。
蕭茗:阿里巴巴上市前夕,美中經濟與安全委員會在發表了一篇報告,題為「在美國上市的中國網際網路公司的風險」。它主要分析了阿里巴巴和其它所有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都採用的一種名為VIE的公司架構對美國投資者的風險。請雪莉為我們介紹一下。
雪莉:好的,蕭茗。報告中提到,現在中國頂尖的民營網際網路公司都尋求到美國上市,因為它們從中國的國有銀行和證券市場貸不到足夠的資金,所以必須尋求海外的投資來支持企業的發展。但是,中國政府不允許海外對中國網際網路公司的投資超過一定數量。而且,私營公司在海外上市還必須經過中國政府的批準。因此,為了規避這些限制,中國的私營網際網路公司就採用了一種非常復雜的叫做可變利益實體VIE的架構。所謂的VIE通常是在開曼群島等避稅天堂註冊、而實體在中國大陸境內運行,再通過一系列合同將VIE運營獲得的利益轉移到海外上市的控股公司以及控股公司的股東。因為實體在大陸,對企業的控制又掌握在中國公司的手中。這就在表面上符合了中國的相關法律。所有在美國上市的中國網路公司都採用VIE,我們可以用微博做例子來解析VIE到底是怎麽回事。
微博在美國NASDAQ上市,投資人買的是一個叫做「微博公司」的股票,這個公司在開曼群島註冊,而「微博公司」的美國證監會註冊文件上寫著,該公司全權擁有另外一家香港註冊的名為「微博 香港」的公司,而微博香港又全權擁有並且運作一家在中國大陸的公司叫做「微博網際網路技術中國公司」。但是,因為這家公司被在美國和香港註冊的外國公司全權擁有,所以,它無法直接在中國經營一個網站。所以,有中國商業執照,並且直接經營微博網站的是一家叫做「北京微博網際網路技術有限公司」的企業。而該企業又被另一個名為「北京Weiming技術有限公司」的企業擁有。而weiming就是一個VIE。它的主要功能就是擁有「微博北京」,這家實體公司的產權,再通過一系列法律文件把這家公司和在美國上市的微博公司聯系起來。蕭茗。
蕭茗:簡直比俄羅斯的連偶娃娃層次還多,謝謝雪梨。面對 VIE 海外投資者的風險之一是對中國公司幾乎沒有任何控制,這樣的先例已經有多起。
2001年,最先使用VIE--也就是可變利益實體架構在美國上市不久的新浪網創辦人被逐事件構成了對VIE的第一個考驗。當時新浪網創建人之一的執行長兼總裁王誌東遭上市的控股公司董事會驅逐,而王誌東控制的新浪旗下幾個VIE實體公司是新浪上市公司利潤實現的主要途徑。假如王誌東將這些實體公司據為己有,由於VIE的架構問題,新浪對王誌東將毫無辦法的。雖然事件以王誌東選擇離開新浪做了了結。但VIE架構的安全性成為投資人的最大擔心之一。
2010年,馬雲的支付寶事件也引起了軒然大波。阿里巴巴開發了一個和paypal相似的網上付費工具--阿裏pay。推出這款產品對阿里巴巴的大股東之一yahoo將很有利。但是,由於VIE結構下馬雲獲得了很大的自主權,於是他秘密將阿裏pay從阿里巴巴剝離開,使其成為一個獨立的公司,並且註冊在自己名下。因為在VIE架構下,母公司沒有責任向海外投資者通告這樣的決定,所以阿里巴巴的海外投資者在事發之前對此一無所知,yahoo也沒有從阿裏pay的發布中獲得任何它原本應該獲得的利潤。
蕭茗:VIE使得海外投資者喪失對公司的控制,這固然是一個很大的隱患。但是,VIE更大的風險來自於這種結構原本就是用來規避中國相關法律的。這些法律禁止海外資金投資中國具有戰略意義的,或新興產業,或在政治上和國家安全上敏感的行業。在海外用VIE架構上市的中國公司基本上全都是這一類型的企業。和網際網路相關的服務產業,例如阿里巴巴也是如此。中國政府完全了解這一點。雖然中共政府現在還沒有明確說VIE在中國不合法,但是,將來會是什麽情況,誰也說不準。這個隱患到底值不值得海外投資人仔細考慮呢。先聽一下布魯金斯學院資深研究員David Dollar先生的看法。
蕭茗:「很顯然,對阿里巴巴的顧慮之一是其可變權益實體(VIE)結構,您認為美國投資者應該對此及其優先股票結構抱有多大的擔心和顧慮?」
David Dollar:「美國的金融媒體對此有很多的報道,投資者獲得了很多咨詢,所以他們了解其風險性,撇開風險性不談,他們對公司本身很感興趣,所以我認為市場表現已經說明了問題,人們心情放鬆,可能對市價有些影響吧。但看起來影響並不大。」
蕭茗: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Leeds教授也認為暫時這不是大問題,除非有一種情況出現。
Roger Leeds:「目前來說,投資者們認為他們對此並沒有太擔心,它的表現也不像某些評論員說的那麼不同尋常。比如很多公司也有很多不同的類股,A股、B股,及相應的各種不同的投票權,所以阿里巴巴的情況雖然在西方並不多見,但是也沒有那麼不同尋常,還有很多不同類型的公司在使用離岸註冊的方式。 我覺得這對全球的投資者來説都不會是個很嚴重的問題。除非出現這種情況,那就是出現醜聞或者什麼內幕被披露出來了,或者諸如此類的。但我不認爲短期內這有什麼異乎尋常,或者會造成什麼問題,市場本身也説明了問題,市場上對此沒有什麼擔憂,至少目前是如此。」
蕭茗:「另外一個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是中國政府放鬆在網際網路領域對外國投資和所有權的限制。這樣這些公司就不必採用VIE結構才能在美國上市了。您認為中國政府有可能這樣做嗎?」
Roger Leeds:「我認爲這是會發生的,問題是需要多長時間,我認爲中國政府認識到了,逐步開放市場對其國家是有利的,特別是對金融市場。不管對中國公司、中國投資者、對全球金融系統都是有益的。我們已經看到中國政府開始就此付出行動的跡象,每天都能看到,我相信這一勢態會保持下去。我本人不知道進展速度或者具體細節,但是每一個訊號都在暗示中國政府非常清楚逐步開放其金融體系和金融市場的重要性。」
蕭茗:不過,中國問題專家章嘉敦先生對VIE架構和中國政府的意願有不同看法,一起來聽一下。
章嘉敦:「我想,就可變權益實體這方面來說,這方面的擔心被美國和世界上許多投資者大打折扣,因爲人們認爲,沒有人會剝奪他們的權益。而真正的問題在兩個方面。第一,中國的最高法院幾年前將一個和和阿里巴巴很類似的企業結構判定為非法。還有幾個中國官員自己說,這種構架不應該被允許。我們也得記住這一點,馬雲用增額違法的架構把雅虎對支付寶所具有的利益剝離了,支付寶相當於馬雲的Paypal。所以這並不止是一個理論上的顧慮。此外,上世紀九十年代,北京政府把中國聯通的外資都攆了出去。那個公司的結構和阿里巴巴的可變權益實體結構非常相似。所以說這並不僅僅是一個理論上的擔憂,現在外來投資方只是對此視而不見。另一個問題就是你說的阿里巴巴的合作夥伴結構,這種結構賦予馬雲和那27個內部人士控制了整個公司,股東基本説不上話。如果阿里巴巴一直業績不錯,那也行。但問題是阿里巴巴不會一直業績這麼好。另外我們也看到了馬雲今年作出了一些非常奇怪的投資舉動,比如在喝醉的時候,買下了半個足球俱樂部。基本很少有誰能監督馬雲,這絕不是件好事。」
阿里巴巴的紅二代背景深厚而復雜,並且各個派系都有,對它來說,這是福還是禍? 不要走開,下節繼續探討。
據美國媒體報導,阿里巴巴路演的第一天,9月8日,馬雲在紐約華爾道夫酒店(Waldorf Astoria) 舉行了投資者見面會。在會上被問及他是如何分配時間時,馬雲回答說,首要任務是維護與中國和其它國家政府的關系。
在接受福克斯記者採訪時,他也說了類似的話……
記者:「 你和中國政府溝通有多頻繁? 他們對你說什麼? 你多經常聽他們的話?」
馬雲:「我非常認真的聽他們的意見,作為一個商業領袖這是我的工作,如果你真的想幫助這個社會,你就必須和政府合作。」
蕭茗:維護和中共政府官員的關系,可以說是在中國做生意的通用原則。但是,對於馬雲來說,這條規則可能有著更不尋常的意義。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他的公司能不能在海外上市,依靠的就是中共政權是否還會對VIE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不過,專攻對中國企業的詳細分析的美奇金(北京)投資咨詢有限公司(Beijing firm J Capital Research)的聯合創始人楊思安(Anne Stevenson-Yang)對馬雲有這樣的評價 「到了如今,必須產生巨大的震動,才能推倒阿里巴巴,」「他們在林林總總的國家部門擁有大量各方面的盟友。」在阿里巴巴上市前就有分析人士指出,當阿里巴巴上市後,這些政治關系深厚的投資者很可能會賺得盆滿缽滿。通過此次IPO,阿里巴巴的市值超過了2200億美元。在這個量級上,連1%的股份都將價值22億美元。而這樣的投資者不乏其人。
2012年9月,阿里巴巴向雅虎支付了76億美元用以回購雅虎所持股份的一半。而這76億美元中的一部分來自三家著名的中國投資公司,他們是中共主權基金國家開發銀行的投資機構國開金融(CDB Capital),這家機構向阿裏巴巴提供了10億美元貸款。另外兩家是博裕資本和中信資本。其中,博裕資本的兩合夥人之一是江澤民的孫子江誌成(Alvin Jiang)。而國開行當時的副總裁是賀錦雷。其父賀國強是上一屆的中共政治局常委,中紀委書記。而同期國開行的一把手是陳元,其父陳雲是鄧小平時期主政的中共8大元老之一。
阿里巴巴向雅虎買回股份之後,又把這20%股份中的一大部分重新賣給了這三家投資公司。其後不久,由中共總理溫家寶之子溫雲松共同創辦的私募基金「新天域資本」也購下了阿里巴巴的大宗股份。
阿里巴巴在2012年新增的大部分投資者中的中信資本和國開金融都屬國有性質,這一點讓阿里巴巴集團的所有權結構更加復雜、外界很難看清。
中信資本是中共國有企業集團中信旗下的投資機構之一。前國家副主席王震之子王軍,曾長期擔任中信的董事長。和陳雲一樣,王震也是六四事件中為鄧小平撐腰的中共「八大元老」之一。而中信資本的高級董事總經理曾之傑(Jeffrey Zeng)的父親曾培炎曾擔任過中國經濟規劃領域的最高官員,也是政治局委員。此外、中信旗下的中信產業投資基金一直由劉雲山之子劉樂飛領導。2012年11月,劉雲山升任政治局常委並把持中共宣傳部門。
阿里巴巴和中信集團有過多次交易。其中,最新一筆交易發生在2014年初。一月份,阿里巴巴和馬雲私人名下的雲峰資本宣布收購中信旗下的中信21世紀公司,其中阿里巴巴斥資約1.7億美元。中信21世紀從事電話營銷和醫藥數據業務,其董事局執行主席陳曉穎是中共上將、前軍委副主席張震的兒媳,她的夫君張連陽從軍中退役後轉為經商、在2014年4月份之前一直是中信21世紀的董事局成員。張連陽的弟弟張海陽仍在中共軍中任二炮政委的要職。
蕭茗:阿里巴巴的紅二代背景濃厚並且復雜,各個派系都包括,這將給它帶來什麽? 是福還是禍,再聽一下章嘉敦先生的看法。
章嘉敦:「太子黨的介入也有利有弊。如果這些太子黨在北京得勢,那肯定是有幫助的,因爲阿里巴巴因此會有政治上的內部關係。但是我們也在中國一而再再而三的見到,不光在過去,近期也是如此,那就是某人一旦在政治上失寵,那人所有的股權將成爲這個公司的責任,這正也是阿里巴巴面對的情況:前領導人的兒子在阿里巴巴有很多直接股權,這很可能給公司帶來很壞的結果。所以這又是一層很複雜的因素,也是很多人無法理解的。除非你是北京知情人士,我們中大多數人都不是,不然的話就只能是轉來轉去,也不知道有沒有用。這就是爲什麼我覺得,這又增加了一層複雜度,讓阿里巴巴成爲一個比表面看來還要糟糕的投資對象。」
蕭茗:雖然和中共政權打的火熱,並且和各路太子黨都進行了利益分享,但是馬雲最終的保險不是高級賄賂,而是使自己和中共政權的根本利益實現一致。這樣,他才能得到長久的庇佑。中共要拉動內需,要調整經濟結構,阿里巴巴也努力使自己成為順應這個方向的一股力量。不過,不知道他是否忘記了一點,他的生意是要依靠網際網路的,網際網路的根本特性就是自由。而中共恰恰不能讓網際網路真正的自由,比起拉動內需來說,這才更關乎它的生死存亡。如果和這個政權無法完全的融合,也沒有真正的自由。那剩下的只能是左右逢源。這樣的馬雲和阿裏巴巴,不知道能走多遠。
- See more at: http://www.ntdtv.com/xtr/b5/2014/09/30/a1142336.html#sthash.ZGohZt7S.dpuf
阿里掛牌不到1周 遭空頭禿鷹襲擊
更新時間: 2014-09-28 09:42 AM [紐約時間]【新唐人亞太台2014年9月27日訊】歡迎回來。帶您關心,中國電子商務公司阿里巴巴,在美國掛牌不到1周,就吸引空頭禿鷹環伺,大規模放空。 阿里巴巴首次公開發行之後4個交易日,只有1天上漲,在掛牌當天大漲38%之後,累計已拉回修正近5.3%。有專業經理人表示,以阿里巴巴的市值來看,融券利率會那麼高令人驚訝,預期未來幾周融券利率,將會下滑。- See more at: http://www.ntdtv.com/xtr/b5/2014/09/28/a1141739.html#sthash.n2Px5Nww.dpuf
馬雲兒時照片罕見曝光 被嘲「螳螂頭」
更新時間: 2014-09-27 09:11 PM [紐約時間]
馬雲兒時被起綽號「螳螂頭」。(網絡圖片)
【新唐人2014年9月28日訊】(新唐人記者陳遠輝綜合報導)隨著「阿里巴巴」在美國紐約上市,創始人兼董事局主席馬雲一躍成為中國大陸首富。有媒體曝光了馬雲小時候的照片,並稱馬雲長相「另類」,童年時就被起綽號「螳螂頭」。據嘉興電視台微博「小新說事」透露:馬雲出生不久就被父母寄養在桐鄉虎嘯鄉,跟著桐鄉的奶媽吃了一年奶。後來馬雲從9歲到12歲,常住虎嘯鄉。
報導稱,馬雲有一天跟奶媽說,「人家都叫我螳螂頭」。奶媽說,你上大下尖,本來就像螳螂呀。有一次下地,正好見一隻螳螂,奶媽說,馬雲你自己去比比就知道了,馬雲回家照鏡子一比,說是果然像。
另外,還有報導稱,馬雲小時候成績很差,數學特別不好,曾考過1分,初中考高中就考了兩次。只有英語特別好,原因是:「爸爸罵我,我就用英語還口,他聽不懂,挺過癮,就學上了。」
馬雲曾說過:「我大愚若智,其實很笨,腦子這麽小,只能一個一個想問題,你連提三個問題,我就消化不了。」
在經歷兩次高考失敗後,弱小的馬雲當過搬運工,給雜誌社蹬過三輪車,白天上班,晚上讀夜校,最後勉強考入杭州師範學院英語系,畢業後進入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當英語老師。1994年,馬雲創辦繙譯社,第一個月收入700元,房租2,000元,他只能背麻袋去義烏擺攤,補貼繙譯社。
1995年,馬雲在出訪美國時首次接觸到互聯網,回國後和他的妻子,還有同為老師的何一兵于當年4月創辦網站「中國黃頁」,專為中國公司製作網頁,其後不到三年時間,他們利用該網站賺到了500萬元。1999年,馬雲創辦阿里巴巴網站,開拓電子商務應用。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成功登陸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馬雲也由此成為中國大陸首富。- See more at: http://www.ntdtv.com/xtr/b5/2014/09/28/a1141831.html#sthash.Jhirex9z.dpuf
熱點互動】投資阿里巴巴 風險有多大?
更新時間: 2014-09-27 01:01 AM [紐約時間]【新唐人2014年09月27日訊】【熱點互動】(1215)投資阿里巴巴,風險有多大?:阿里巴巴在美上市,金融界、媒體評論股價發出警告。
主持人: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收看新唐人電視台《熱點互動》欄目熱線直播節目。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是人們持續關心的熱點,一方面華爾街希望新上市的IPO和公司合併能夠成為五年牛市的新支撐點;另一方面,投資者們也寄望於新股可以為他們帶來可觀的回報。阿里巴巴上市,它有非常強勢的宣傳,不過另一方面有很多的金融專家卻發出了警告的聲音。從長遠來看,投資阿里巴巴到底有多大的風險?我們觀眾都非常關心這個問題。
今天我們就請兩位專家就此進行分析,如果您有什麼問題,歡迎打我們的熱線或者是提出您的高見,熱線號碼是:646-519-2879,您也可以通過Skype與我們互動,Skype地址是RDHD2008。今天我們有兩位嘉賓,一位是線上的紐約城市大學的教授夏明先生,夏明先生您好!
夏明:您好!
主持人:另外一位是現場的紐約城市大學的教授陳志飛先生,陳先生您好!
陳志飛:您好!
主持人:我們看到在主流有很多關於阿里巴巴的評論,而且大家發出了很多的警告,說它有政府股等等等等。阿里巴巴到底是一個什麼公司,它和中國的阿里巴巴是有什麼樣的關係呢?
陳志飛:就是這個投資方式比較奇特,確實是比較令人難以理解。因為它的政府名稱叫做VIE(Variable Interest Entity),就是多變利益實體,這實際上是一個會計概念。在西方來說,它就是政府部門、監委部門充分的給予公司營運的機會。所以說這個多變利益實體,實際上跟天下人都知道的安然(Enron)的醜聞有關係。
有的報刊我看到,半瓶水的專家說這多變利益實體是專門為中國公司打造的,其實不是,多變利益實體是普遍天下在美國都可以使用的。在金融危機的時代,其實很多的假帳,都可以通過多變利益實體。比如說我們公司想建造一個東西,不想要債務,我把這個債務移到多變利益實體,這樣子就不結合在一起。可是通過安然這個醜聞之後,因為它是分開的,美國政府就說必須要合起來。這其實是給今天的阿里巴巴上市創造非常有利的條件,因為你合起來以後現在就分不出彼阿里巴巴、還是此阿里巴巴?究竟誰出現問題。
實際上從我剛才講述來看,它們完全是不同的群體。從安然醜聞的角度來說,它把風險全部轉移到VIE,安然表面看起來很漂亮,但是突然一天發現全是債務,這個公司馬上就垮了。那麼阿里巴巴會不會也出現這種情況?我們拭目以待。但是我很短的在這裡跟大家說明一下,就是說這個多變利益實體你投資阿里巴巴,跟在中國的公司沒有直接的關係。你只是通過第三方這個多變利益實體,跟中國的阿里巴巴建立了一種契約關係。這種契約關係,使你在買到阿里巴巴的股票之後,可以抽佣,從某種契約,按照契約關係的法律規定,獲得中國的利益,收益的一部份,這是可以獲得的。
主持人:這個契約關係,比如說我通過購買阿里巴巴的股票,然後間接的獲得從契約關係得來的利益,和我直接擁有中國的阿里巴巴股票有什麼不同呢?
陳志飛:這有兩個最大的不同。第一,最基本的概念,美國公司的股票就像銀行現在可以收購法拍房,我投資房子失敗了,我把這個錢借給你,你就會還不了貸款,行!我再把房子拿回來,房子收回來,再借幾年我翻吧翻吧再賣了,可能比那個還賺錢。你現在投資只是個利益群體,那麼阿里巴巴如果在公司辦不下去了,它把房子、把它的財產全部清算了,你可能拿不到一分錢,它沒有必要給你這個錢,你只是從中拿阿里巴巴的利潤而已。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的話,如果阿里巴巴公司的經營有什麼問題,你要提出疑問,在美國的投資者有這個基本權益可以控告,結合起來,他可能會把公司拖垮了,你可以把錢拿回來。現在你根本沒這條路,因為跟美國的公司根本就搭不上關係,你怎麼去控告它?它那個群體的關係,只是這間公司和你的關係,這跟中國的公司它現在沒有必要還你的利潤,所以說你很難直接控告中國公司的實體。
主持人:是沒有這樣直接的關係。夏明教授,我們看到有很多美國主流的這種金融專家他們提出警告,而且他們也披露說,在阿里巴巴的股東中有很多都是中國政府持有的。為什麼在投資上非常忌諱去購買政府持有的股票呢?
夏明:我們根據目前的材料來看,到底誰持有那些股份呢?目前報導70%股份持有者是公布的,另外有30%是沒有公布的,我們找不到它的信息。另外我們應該清楚根據離岸公司、報紙跟各種材料來看,中國高幹他們的家人都使用各種假名,多種身份、多重國籍和多種護照。所以即使它公布的70%裡面的很多人名,估計也都是假名或是化名等等。
針對這種情況下我們知道,中國一些高級的領導人,在阿里巴巴上市後面他們起了什麼作用?當然現在《紐約時報》也有報導說,紅二代在裡面起了很大的作用。這裡面就有一個很重要的警告,為什麼投資者應該非常的忌諱?這裡面有幾個因素,大家應該知道。
第一,中國目前的大環境,中國的經濟在走向遲緩。而且中國的國進民退引起了非常不景氣。那麼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政府它其實有一種短期行為,一方想打造形象,想鼓勵外資進入,它想製造中國民意取向,好像阿里巴巴還很火紅的場面。
第二,中國高級官員和他們的家人,他們現在最大的短期行為是什麼呢?就是財產離岸,財產離岸進行洗錢。其實在很大的情況下它上市了,在國內可以幫助它品牌提升撈一把,同時在國際資本市場上,也可以跟華爾街合作貿易。那麼在這個情況下,因為政府利益(集團)掌握內部的訊息,作為外界來說,這種信息的不對稱,讓我們必須防備金融欺詐。所以我覺得在這種情況下,所有的投資當然就要非常謹慎。
主持人:所以您是說在這樣的情況下,因為它的信息不透明,所以您很難做出正確的判斷是吧?
夏明:對。一方面是信息不透明,另一方面很多的投資者基本上還有一些長期的打算,好比說他買了股票了,持有時間比較長,他不會馬上賣掉。但是目前我們看到,首次公開募股的這些人,我們看到很多承銷商和許多人不會把股票一直持下去,恐怕很快他們就會套現。
在這個情況下,我們看到下星期是關鍵,因為下星期我們看到期權的公開銷售,是不是會出現許多大的參與者,他們會賣空。另外還有一個,根據美國股票過去幾年的業績來看,作為最大首次公開募股的這些公司,它們在一年以後基本上都會跌到它們原來最初股價的50%以下。所以我們會看到,到底下星期二會發生什麼的情況,我覺得是非常關鍵。
主持人:陳教授您認為,剛剛您提到VIE的概念,那對很多投資者來說,它的這種結構風險在哪裡呢?對投資人來說。
陳志飛:我剛才其實花了很多精力談了安然(Enron)的醜聞,為什麼呢?安然就是欺詐案。其實阿里巴巴這個結構,比安然有過之而不及。安然我們已經說了,它是把它的債務風險全部轉移到VIE。
那麼現在馬雲比它走得更遠,他把所有公司的財產權全控制在自己手裡。他內部有一個特殊的Partner Team(合夥人團隊),27個人組成。所以有人說這是馬雲從中共中央的結構上獲得靈感。這27個人組成,高於別人、凌駕別人之上的特殊的Partner Team。就是這個原因,香港拒絕他上市,香港按理說是比較自由比較透明的資金市場,它有它的企業精神。
但是話又說回來,公平的講,這種作法並不是馬雲獨創的,馬雲從Facebook和Google這兩家公司學到了這一點,這兩個都是科技公司。但是我們還是從中可以看到,他跟安然的這種或隱或離的這個跡象,這是我現在觀察到的。因為他把所有的好處,他把財產的所有權都控制在手裡。他只是給在美國的投資者一個看不見的這麼一個骨頭逗逗你,就是說我可以從中給你分享這個盈利。
現在這種VIE在中國的法律範圍內是不是成立,沒人知道,有沒有問題?有過問題。我跟你講,2011年有一個香港公司叫Chinachem(華懋)在中國建了一個子公司,想投資中國的民生銀行。為什麼呢?我再跟大家說一個背景情況。中國法律現在是不允許外國人,包括香港市民來投資具有戰略意義的行業,包括internet網還有銀行業。所以這家Chinachem就犯了這個大忌,它建了一個子公司來投資民生銀行,最後被宣布非法。
那麼現在除非你告訴我,馬雲這個公司不是通過internet來經營的。那麼如果按照前例,幸虧中國還不是歐美法系、英美法系,如果按照英美法系,他死定了,按照案例法你死定了。前面已經有一個民生銀行前例了,他這是什麼也不知道,咱們中國人無法無天,咱們也不知道這什麼法系,大陸法系還是英美法系?如果按照英美法系他死定了。因為,按前例可循的話,這個民生銀行案已經判定你已經非法了、定案了。
還有一個就是關於中國的,我不知道名字,好像是一個電玩公司,也是被判定通過VIE讓海外企業、海外投資者進入,是非法的。
那麼在這個問題上,現在其實大家都很關心,而且剛才我跟夏明教授唯一一點不同的是,現在這個阿里巴巴已經被中國政府捧成了一個楷模了。所以現在包括美國人跟中國打交道30年,他也認識到這一點。他們現在似乎都把賭注賭在這一點上,說中國政府不會壞了這場戲,因為這對中國提升它的國際名聲,和它的軟實力很有好處。
雖然它的法律現在沒有個說法,它哪天任何時候都可以變臉,但是他們賭中共中央政治局和馬雲自己之間的政治局之間的關係,可以保證這個默契會繼續下去。
主持人:夏明教授,您剛剛談到了就是有可能潛在的這種欺詐,那麼很多人認為,其實最大的風險是有政治風險。就是說如果中國的政策一變,或者說中國的官方不承認一些什麼樣的事情的話,那可能對投資人來說,就是一個非常非常危險的事情。所以,夏教授您覺得它的政治風險到底在哪裡呢?
夏明:對,我們看到就是阿里巴巴它的許多長處了,其實就是壟斷的權力股。那麼也就是說,它在中國的權力的格局中,有這個壟斷的權力來幫助它。
它在中國能夠占領80%的 e-Commerce的市場,那麼這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大的一個風險。因為國內它的政治變數非常多,無論是反腐、還是派系鬥爭等等,那麼還是目前這個國進民退,那麼到底是根據中共目前的經濟政策,包括意識型態的變化,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我覺得這些都是很大的政治風險。
另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就在於我們看到其實中國是想用華爾街來為自己的經濟來進行包裹,那麼來推銷。而華爾街一直在利用中國來為它賣出它的這些股票,來進行推銷。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其實華爾街是想踩在中國土地上,想往上攀緣;而中國其實想踩在華爾街股市上,想往上攀緣。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兩方都利用目前中美關係的信息不對稱,他們在進行某種商業的和金融上的合作。
主持人:好,觀眾朋友,今天我們的話題是「投資阿里巴巴風險到底有多大?」歡迎您打我們的熱線參與討論:646-519-2879。我們先接一下觀眾朋友的電話,第一位是紐約的王先生,王先生您好。
紐約王先生:主持人您好!這個不是阿里巴巴的問題,是共產黨的問題。如果世界上任何一個聰明的人,到了共產黨的手下馬上就變笨了。世界上任何一個公司到共產黨手下,你如果不送紅包,不跟它搞好關係,你一夜之間就變窮了。所以在這個制度之下,阿里巴巴發揮不了它的才能。
李安,你看這個國際上有名的電影導演,他現在不去大陸了,他寧願到臺灣去,到印度拍電影,他都不去大陸。他私底下發表一些文章,勸中共的領導人,拍電影一定要有自由,如果沒有自由的思考,什麼都聽你的,這個電影是沒有希望的。
主持人:好,謝謝王先生。我們再接下一位加州丁先生的電話,丁先生您好!
加州丁先生:安娜主播好,陳志飛教授好,線上嘉賓好!關於這個事情,投資的風險啊,阿里巴巴好像在大陸先暫時關閉,到紐約又重新開張。這個投資的勢力就表面上看,你隨便用膝蓋想一想嘛!如果是中共方面,跟中共很親近的那個商人來投資在裡邊,還有再加上萬一在國際間反中共的勢力,還有又有商人進來的話,兩邊如果和和平平相處,還稍微勉強可以撐下去;如果兩邊開始鬥爭的話,那這個風險,你想想,你不想大也不行了。就這樣想一想。謝謝。
主持人:謝謝丁先生。我們接下一位新澤西州高先生的電話,高先生您好!
新澤西高先生:主持人好,陳教授、夏明教授好!想談一下阿里巴巴的風險到底在哪裡?因為現在美國的錢特別多,錢太多以後呢,所以各大投行,這次包裝阿里巴巴上市的有花旗銀行(Citibank)、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 AG)、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 &Co.)等等,從68塊推到93塊多。前兩天市場已經做了最大的反映,就是各自的投行在明年3月份以前都會拋空阿里巴巴,被期貨期權一增值的時候就會產生這個問題。
這是第一個,就是投資者對於任何高科技公司必須有一年的,在市場上得到任何的一年的週期,所有投行的錢進去以後,他們為了擴大資產,第一個表示就是他們要包裝這個;第二個表示,他們要拋出來讓市民有好處。但是呢,我覺得是美國的投行有意思讓馬雲進來,最後在清倉的時候,把他徹底的搞垮。所以這是我對這個金融市場的判斷和對馬雲他自以為是很聰明的事情,但他永遠鬥不過華爾街這幫很高明的先生們。謝謝!
主持人:好,那我們再接下一位紐約陳先生的電話,陳先生您好!
紐約陳先生:主持人好,嘉賓好!我剛才聽了這個風險的事情,我有一件事想請教這個專家。像美國這麼多的華爾街投資人,這些人說的難聽一點,都是老奸巨滑,他們對投資都是老手,他們對它的風險,對你們講的,他會不知道嗎?他錢太多了,都是白痴?就要像你們這樣就要存心進去賠光嗎?我看不會吧!做生意的人他們就是有利可圖,對不對?他們完全是看準大陸這個市場有發展前景的情況下,才會去投下去的。這些都是美國人的真金白銀投下去的錢,這個不可以隨便嘴巴上講的。
陳志飛:我來回應一下陳先生的問題。
主持人:謝謝陳先生。
陳志飛:陳先生您聽一下,我給您講一下這個問題。您把這個概念搞混了。剛才實際上那位高先生已經講的很清楚了。投行是承包商,你不要把這個中文詞彙搞的混淆讓大家聽不懂。承包商把那個賣出去了,賣出以後就沒有事兒了。他把佣金賺完,幾億美金賺進去,高盛銀行,瑞銀也好,J.P.Morgan,賺完以後就沒有事情了。
所以這個風險不是講投行的風險,這個風險是投資者,是您和我!陳先生,我們在關心你要不要買阿里巴巴,你不要關心人家那些老奸巨滑的先生,人家已經賺走了,把錢拿走了,跟你沒關係了。你不要想人家,人家老奸巨滑。現在我們討論是我們個人(retail investor)應不應該投。
而且美國人,包括阿里巴巴在美國這個透明的環境下,它說的很清楚,它說這樣投資通過投資第三方,對公司是失去實際控制的,你要知道這個風險,而且我們有相當的uncertainty,我是完全按它原來的詞,有那種legal的這種不確定因素,將來你們要知道這一點。它都必須要承認這一點。
另外,美國的分析師也提出來了,阿里巴巴最成功之處,為什麼這麼說呢?剛才夏明先生談到它的市場擁有率已經達到80%,已經達到了80%,你還能增長多少啊?你能增到85%的話,那已經是很少很少啦,別的公司也在往裡進,有微信還有人人網,都在往裡進,阿里巴巴網上通訊不發達。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它持續的增長有多少?
阿里巴巴現在引以為榮的,我從技術層面來講,因為我不是政治學教授,阿里巴巴引以為榮的就是它的毛利率非常高。為什麼呢?中國勞工便宜,而且咱們在美國生活的人知道,就是雅虎、亞馬遜,最快是第二天給你把貨送過來,阿里巴巴淘寶網可以當天送貨,因為中國反正人窮嘛,為了賺錢什麼都幹。現在它的毛利率如果下來的話,那麼這個股市、這個股值是不是能維持到今天這個程度?這是真正的風險,這是我們談的,今天你要聽明白,不是談投行的問題。
主持人:所以如果我這樣理解,您看對不對,我記得它剛剛要上市的時候,给它評估是60多塊1股,那麼剛上市的第一天是90多塊,後來第二天、第三天降到80多。您的意思是說如果今後降到還不是60塊1股的話,比如降到50、40、30塊或者更低的話。
陳志飛:那就是賠啊!
主持人:那麼如果您現在90多塊錢甚至80多塊錢買回來的話。
陳志飛:我們剛查90塊錢整。
主持人:那您可能那時候就慘了。那麼當然包裝它上市的這些大公司、大的投行們,它們是賺了錢。
陳志飛:它們已經賺了。
主持人:因為它們是60塊錢的價格進來。
陳志飛:對。它們60塊錢的價格進來,包銷的話,它已經賣出去了,它還多賣了,所以最後湊了一個整250億嘛,它們賺的已經賺滿了,期貨期權更不要說,它們從中都會收手續費的,所以華爾街是賺了一個額滿盈盤。像剛才夏明先生說的,完全是對的。其實現在的風險是轉移到我們底下這些投資者,這是我們今天要談的。
主持人:我想請問一下夏明先生,我們看到美國有一個叫渾水公司(Muddy Waters),這個公司它是專門研究中國在美國的這種上市公司,那麼它就發現很多中國公司因為欺詐,它已經被告,而且已經出現很多的問題,讓投資人蒙受受了很大的損失。而且這個渾水公司的創始人說如果阿里巴巴有意欺詐投資者,它是絕對可以做到的。您能不能跟我們的觀眾朋友介紹一下,這些上市的中國公司,它們用什麼樣的方式進行欺詐呢?
夏明:中國許多公司它跟那個華爾街的銀行進行某種的合作。像馬雲他講到他的公司是長江的鱷魚,所以是商業巨鱷;而華爾街這些呢,包括他說的eBay那些,是太平洋或者大西洋的鯊魚。其實某種程度上來說,它們現在其實是鱷魚跟鯊魚在進行某種合作。
為什麼這樣說呢?我們接著前面的討論。承銷商現在有這麼多各大銀行,它們已經拿到3億多美元的承銷費用了,這是它們一個很大的得利。第二的話,它們的利益還有許多是原始股給它們的,它們等這些原始股上升以後,它們可以套現,這又是另外一筆很大的利益,它們已經可以保證的,所以它們現在就拼命的炒作。
第三,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就是它們因為做阿里巴巴,把它作為一種新聞事件炒作出來以後,所有的投行其實在給自己打廣告,能夠撈取更大的生意,這樣它們就賺了很多。
那麼作為中國方面來說,因為中國許多的問題,就是我們剛才說的,它公司裡面的結構到底是哪些人在任職、哪些人在投資,他們的背景是什麼?另外,它們資產的評估報告,財物各種報告,誰來評估的?所有這些東西我們都知道,在中國,這些大型企業好多的經濟信息都是國家的秘密。所以我們最近看到上海判輸的兩個英國跟美國的公司,就說他們在中國竊取各種商業機密。在這種情況下,因為中美兩國的信息不對稱,所以中國方面它們就會謊報它們的各種財物報告和資產報告。這就是為什麼最近我們看到美國這邊的證券委員會對所有的五大財團公司在中國的分公司全部進行調查,這就是一個最根本的原因。
主持人:謝謝夏明教授。
陳志飛:您說的就是中國概念股的問題。實際上阿里巴巴可能是最大的一個概念股,現在還不是,但是有可能是最大的概念股。而且它中共VIE這種形式,「可變利益實體」來上市,在美國學界,因為我是做這個領域的,產生了很大的震動,有可能由於阿里巴巴的不成功,阿里巴巴對投資者比安然更大的欺詐,使得美國今後將不允許……
主持人:當然這是一種假設。對投資人來說,如何做出正確判斷?該買還是不該買呢?
陳志飛:因為你從一點就可以看出來,為什麼香港都拒絕它?美國為什麼要承認它?是因為美國現在通過奧巴馬對金融法案的管理,對華爾街的管理,它的競爭壓力非常大,這些投行要賺錢。所以這一點就是投資者需要關心的,需要小心的。
主持人:非常感謝二位,我想如果做出一個正確的判斷的話,可能需要非常真實的信息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錢是您的,所以一定要看好,在投資之前要想好。謝謝各位收看,再見!
- See more at: http://www.ntdtv.com/xtr/b5/2014/09/27/a1141688.html#sthash.vxz8d5lC.dpuf
隱秘合夥人制度 投資阿里巴巴的重大隱患
更新時間: 2014-09-24 07:32 AM [紐約時間]
馬雲(John Moore/Getty Images)
【新唐人2014年9月24日訊】(新唐人記者琮鈺綜合報導)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美國紐約上市看似風光,成為美國最大規模的IPO。但股權機構——特殊合夥人制度,背靠中共太子黨,充斥著巨大政治利益,成為阿里巴巴投資者的一大風險隱患。阿里巴巴微妙隱蔽的合夥人制度
在全球公司制度中,股份制與合夥人制度是兩種主流類型。在股份制度下,因股權清晰,可保證股東的利益。而合夥人制度則充分保證了管理者的利益,多適用于審計、律師、咨詢、投資和會計等專業第三方公司。
而阿里巴巴則是採用了一種特殊的合夥人制度。其特殊之處:首先阿里巴巴是股份制公司,卻採用了合夥人制的管理方式;其次,阿里巴巴的合夥人並非是法律和常規定義的「普通合夥人」,他們對公司運營並沒有包括管理、決策和執行權在內的「話語權」,僅有選舉權。
據大陸媒體引述阿里巴巴三位合夥人透露的消息,只有在阿里巴巴(或密切關聯公司)工作五年以上才有資格候選合夥人。新合夥人的選舉一年一次,任何被提名的候選合夥人必須經過合夥人委員會的確認,才能成為正式的候選人。最後還需經過現場投票(電話連線不算),現有合夥人一人一票,需要75%以上的合夥人通過才能生效。合夥人委員會共有五名成員,包括馬雲、蔡崇信、陸兆禧、彭蕾和曾鳴,他們擁有更大權力,可提議阿里高管年度獎金池分配。
按照常理,上市後將由股份多少來決定董事會席位。阿里巴巴招股說明書顯示,日本軟銀(Softbank)持有34.4%股份、雅虎持有22.6%、馬雲持有8.9%、蔡崇信持有3.6%。
但阿里巴巴的合夥人制度可以保證管理層的控制權,因為上市後合夥人有權提名半數以上董事。當董事會成員人數少於阿里巴巴合夥人所提名的簡單多數,阿里巴巴合夥人有權指定不足的董事會成員,以保證董事會成員中簡單多數是由合夥人提名。實質上,阿里巴巴合夥人通過這種程序,可控制公司半數以上的董事。
阿里最終放棄香港選擇美國上市,不僅僅是因為美國有AB股制度,而是因為美國證監會(SEC)接受其合夥人制度,而港交所不接受合夥人制度。
上市前阿里巴巴董事會有9名成員,其中4人是包括馬雲在內的阿里巴巴高管,另外5名是阿里巴巴的大股東或外部獨立董事。IPO之後,阿里巴巴的合夥人將再提名2人進入董事會。這意味著,上市後的董事會人數將增加到11人,其中阿里巴巴合夥人提名的董事人數將增加至6人。與此同時,阿里巴巴已與軟銀、雅虎達成投票協議,軟銀和雅虎將在股東大會上為阿里巴巴所提名的董事投贊成票(前提是軟銀至少持有15%的已發行的普通股)。
阿里目前共有30名合伙人,他們有獨立投票權,但都是阿里巴巴的員工,投票時難免不會受到馬雲的影響。
上海星瀚律師事務所衛新律師曾撰文評論,阿里巴巴合夥人實質還是將公司的核心控制權集中在馬雲、蔡崇信等人手中,只是更加隱蔽。 分析人士相信,其管理制度與上市前相比,並不會有實質性變化。
有了這種絕對的永久控制,加上一小部分的權益資本,阿里巴巴的內部小圈子將有巨大的動力將該集團的價值轉移到他們擁有可觀股本的其他實體中。要做到這一點,可以採用的方式是把未來的賺錢機會放到此類實體中,或是與之做交易時達成對阿里巴巴不利的條款。
馬雲曾自曝首要任務是政治
大陸電子商務公司阿里巴巴在美國紐約上市之前的環球路演中,在被問及將如何分配工作時間,馬雲坦承首要任務是維護與中共政府官員的關係。作為中共政府所認可的中國民營企業的代表,2013年中共三任總理在一年內接見了馬雲。
據美國媒體報導,阿里巴巴路演的第一天,9月8日馬雲試圖緩和人們對阿里巴巴公司架構和擴張策略的擔憂,在紐約華爾道夫酒店(Waldorf Astoria)舉行了投資者見面會。
當天,數百名通過與承銷商之間的關係拿到請柬的投資者聚集在華爾道夫酒店的「星光廳」,聽取阿里巴巴和銀行家對公司前景的描述。
報導稱,阿里巴巴高管在回答有關國際業務擴張的問題時表示,阿里巴巴仍將會主要專註中國業務,中國網路用戶僅佔總人口的一半,且僅有一半用戶進行網購。
在會上被問及將如何分配他的時間時,馬雲回答說,首要任務是維護與中共政府官員的關係。
但報導並沒有提及馬雲是否解釋了他如何、為何需要維護與中共官員的關係。
阿里巴巴三分之一優先股沒設禁售期限
在阿里巴巴在招股書中,列明相當於其IPO規模三分之一的優先股持有者並不受禁售期限的限制。即阿里巴巴早期投資者可在上市當日出售價值逾80億美元股票。
與一般上市公司所設立禁售期限保證股價穩定的做法相比,阿里巴巴此舉被認為是方便太子黨套現。
美國之音報導稱,當初馬雲從雅虎手中購回50%的阿里巴巴股份,最主要的原因是支付寶是不准許外資進入的金融業產品。最終江澤民孫子江志成、劉雲山之子劉樂飛等,幫助馬雲完成融資。
《紐約時報》也透露在2012年9月幫助馬雲完成76億美元融資的除了大陸主權基金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CIC)外,還有博裕資本,中信資本、國開金融和新天域資本。這些公司高管聚集了江澤民孫子江志成、劉雲山之子劉樂飛等20多名2002年以後中共政治局常委的子孫。
- See more at: http://www.ntdtv.com/xtr/b5/2014/09/24/a1140703.html#sthash.DxertcT4.dpuf
雅虎出脫部分持股 窺見阿里巴巴長期隱憂?
更新時間: 2014-09-24 02:20 AM [紐約時間]【新唐人2014年09月24日訊】阿里巴巴上市,受到金融界的矚目,不過交易日的第二天,股東之一的雅虎大量出售持股,傳出要併購美國在線(AOL),不過這樣的舉動,也讓外界重新來看到,阿里巴巴在國際間上市,所要面對的諸多隱憂。
阿里巴巴19號IPO風光上市,已經離開雅虎的共同創辦人楊致遠,也再次受到矚目。
前雅虎共同創辦人楊致遠:「是的,我們確實看到,亞洲仍然具有許多機會與成長。」
靠著九年前砸下的10億美元,楊致遠為雅虎賺進高達82.8億美元,而阿里巴巴6月時也宣佈,楊致遠將於IPO後,擔任獨立非執行董事。不過雅虎在IPO後,大量賣出持股,除了獲利了結,是否也暗示,對阿里巴巴未來股價的表現提出隱憂?
臺新投顧研究部協理黃文清:「所以短期之間,我想它的出售,或者是它的獲利了結,是一個合理的一個狀況,當然不是說阿里沒有危機,或者是未來必須要面臨到的一個瓶頸。」
分析師指出,阿里巴巴目前本益比為40倍,略低於亞馬遜的50倍,但相較於美國ebay的13倍,則是要高出許多。而更重要的是,未來成長動能是否能一直保持?
臺新投顧研究部協理黃文清:「第一個它在中國這邊市佔率已經高達八成,也面臨到中國本身業者的競爭它是不是能維持這樣一個高的市佔率,第二個它如何去拓展海外的市場,這可能是市場上關注的一個重要的焦點。」
據統計,阿里巴巴過去投注在收購的金額已經超過40億美金,例如今年3月斥資2.15億美元投資行動通訊軟體商Tango﹔5月收購高德數位地圖公司,6月以1.92億美元,購買廣州恆大足球俱樂部的一半股分。複雜與多次的併購灑錢,令投資人感到困惑。
臺新投顧研究部協理黃文清:「我們講以馬雲為主的這些經營者身上,重要的是他的策略是怎麼樣的,他未來管理的績效未來的發展策略,如果這些投資沒有效率的,而是找不到一個很好的一個著陸點,提升他們本身的競爭能力,這個可能就會未來是一個無效率的投資,而無效率的投資,可能對它們未來在資金,我們講的獲利的能力上面,其實是會有一些相當大的影響。」
天價的風光上市,成為金融界話題,分析師提出隱憂,避免投資人陷入過度期待的價格陷阱。
新唐人亞太電視曾奕豪、瀋唯同台灣臺北報導
- See more at: http://www.ntdtv.com/xtr/b5/2014/09/24/a1140847.html#sthash.Szn3nCAO.dpuf
富比士:對馬雲的「阿里泡泡」說不
更新時間: 2014-09-22 08:38 PM [紐約時間]
美國知名財經作家Eamonn Fingleton,21日在《富比士》雜誌撰文警告投資人:「對馬雲的阿里泡泡說不。」(網路圖片) 【新唐人2014年9月23日訊】曾預測1989年日本股市崩潰和2000年網路泡沫破裂的著名財經作家埃蒙‧芬格爾頓(Eamonn Fingleton),21日在《富比士》雜誌撰文警告投資人:「對馬雲的阿里泡泡說不。」
芬格爾頓說,他見過很多價格高得離譜的股票,但從未見過像阿里巴巴這樣價格高到危險的股票。雖然在短期内,美國牛市的狂躁和馬雲的銷售技巧會使阿里巴巴的股價再上升一段,但從長期看將是截然不同的情況。
19日在紐約上市的阿里巴巴是中國電子商務巨頭。由於美國機構投資人巨大需求,將其股價從每股68美元炒到了近100美元,最後以近94美元的價格收盤,當天上漲38%。
芬格爾頓認爲,即便照這家離岸金融公司的面值計算,阿里巴巴照19日的收盤價格,其整體估值是其2013年銷售額的18倍。「就算阿里巴巴能保持每年7.5%的成長率,20年後,其規模也不過增長4倍。週五(19日)每股94美元的價格相當於20年後阿里巴巴銷售額的4.5倍」,這實在是太高了點。
芬格爾頓表示,那些認爲阿里巴巴占領了中國80%的電子商務市場,並享受著壟斷帶來的高達40%利潤的人應該意識到,這不是好消息。因爲這説明今後阿里巴巴的發展只有一個走向——下跌。
芬格爾頓表示,「馬雲和其背後支撐阿里巴巴泡沫的大陸銀行圈還能挺住多長時間?」他不清楚,但3年將會有巨變。
--轉自《大紀元電子報》- See more at: http://www.ntdtv.com/xtr/b5/2014/09/23/a1140459.html#sthash.BHSVnpFR.dpuf
【禁聞】哈佛學者:投資阿里巴巴面臨嚴重風
險更新時間: 2014-09-22 03:00 AM [紐約時間【新唐人2014年09月22日訊】美媒:投資阿里巴巴面臨嚴重風險
中國互聯網零售商阿里巴巴,在美國紐約華爾街的首次公開募股(IPO),正在全球媒體上熱炒,似乎勢頭良好。
不過,美國《紐約時報》卻刊登哈佛大學學者的文章,對投資者發出警告說,投資阿里巴巴面臨嚴重的公司治理風險。
這篇題為《阿里巴巴管理架構可能對公共投資者不利》的文章說,這些風險源於多重因素。
作者分析說,阿里巴巴內部人士雖然只擁有少數股權,但卻對公司擁有永久的控制權,而有了這種絕對的永久控制權,阿里巴巴的內部小圈子可以有許多辦法,把公司的價值轉到他們擁有可觀股本的其他實體中,而阿里巴巴的公司結構中,能阻止他們這麼做的機制卻十分脆弱。
作者提醒公眾投資者說,未來阿里巴巴創造的價值中,將有相當大一部分不會拿出來與他們分享。
抗議政改決定 港生將大規模罷課
為了抗議中共「人大」封殺香港真普選,9月22號開始,香港24所大專院校將罷課一週。21號,各式各樣的罷課橫幅已經高高掛在了在各個大專院校的校園。
據香港《蘋果日報》報導,這次罷課行動可能是香港歷來最大規模的罷課行動,估計最終參加罷課師生,將多達上萬人。
香港《明報》21號的報導也說,已經有382名大專院校教職員連署聲援罷課行動,呼籲保護學生免受反罷課陣營的「白色恐怖」。
中共「人大常委」8月31號通過決議,聲稱香港特首從2017年起可以由普選產生,但候選人必須由提名委員會提名,還要通過半數以上委員的支持,並且必須「愛國愛港」。
粵博羅數千人再遊行 反建垃圾廠
9月20號,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又有數千市民上街遊行示威,抗議政府在當地興建亞洲最大的垃圾焚燒廠,污染環境。當局派出上千警察、特警封鎖城區各個路口,攔截抗議人群,有民眾被打傷。
這是博羅縣市民在上個週末兩天萬人遊行之後,發起的又一次大規模示威抗議活動。據大陸媒體報導,在一週前的兩天抗議中,博羅縣警方共拘捕了24人,其中大部分至今仍然被關押。
編輯/周玉林- See more at: http://www.ntdtv.com/xtr/b5/2014/09/22/a1140213.html#sthash.Id9Q8nbP.dpuf
阿里巴巴上市 前央視女主持大罵「見風使舵」
更新時間: 2014-09-21 11:52 AM [紐約時間]【新唐人2014年9月21日訊】(新唐人記者文翰報導)阿里巴巴的成功上市令馬雲成為大陸新首富,許多人對其羨慕不已,但也有人不齒馬雲為人,對大加抨擊。日前,前央視主持人胡紫薇在微博發文,猛烈抨擊馬雲是「見風使舵」的小人,在網路引起網民熱議。
馬雲被微博大V炮轟
被《紐約時報》披露有中共軍方背景的且與中共紅色太子黨關係密切的阿里巴巴,於9月19日在紐約證券交易所鳴鐘上市(股票代碼:BABA)。上市後阿里巴巴股票上漲38.07%,市值達到2413億美元,馬雲也憑此成為大陸最新首富。
馬雲在商業領域的成功讓他成為當前民眾最為關注的人物之一,但也有不少大V對此並不以為然,連發微博對馬雲的人品提出質疑。
據了解,前央視主持人胡紫薇,今早6點在微博發帖稱:「一看到那張醜臉,就想起他拖拉機的言論。作為企業界的頭面人物,在風雨如磐的當口,脅肩諂笑見風使舵納取投名,煽動本已令人窒息的奴顏婢膝的社會風氣。古人講見利不虧其義,見死不更其守。對於這樣貨良知以求聞達的相鼠小人,一分鐘也不想原諒。哪怕他的風頭一時無倆,哪怕他已成為所謂財富榜樣。」
該微博中雖然沒有點名,但是明眼人一看便知,微博發布的時間、文中提到的「投名狀」及拖拉機言論、財富榜樣等等都直指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
馬雲稱六四屠殺「正確」被指投機
馬雲早在今年五月即已宣布辭去阿里巴巴CEO,繼續留任主席一職。7月,他接受香港《南華早報》訪問時,在回答關於企業管理者,作決策的問題時,以」六四」作比喻,稱鄧小平下令在「六四」開槍屠城「不是一個完美的決定,但這是一個最正確的決定。」
馬雲支持「六四」屠殺的言論迅即引發軒然大波,89民運人士周鋒鎖,方政等人發表聯署函,要求馬雲對此番言論公開道歉。民間網友對此反應更為激烈,除了對馬雲大加抨擊外,還將其排上當年度「人渣榜」榜首,緊隨其後的,是臭名昭著的中共前政法委書記周永康。
當時就有評論指出,馬雲此舉絕非一時口誤,而是處心積慮遞交政治「投名狀」的所為。
海外《大事件》雜誌曾披露,馬雲早有政治雄心,文章引述知情者消息說,馬雲辭去CEO的所謂離開,「實際上是要玩更大的盤」。在北京的一些人看來,他結交各方人士,政界高層、商界巨頭、民間名流,有他的政治目的。
文章還透露,有人舉報稱,馬雲私下說,俄羅斯的寡頭控制了石油、能源,在中國則要控制金融、網際網路(媒體),如果中國變天了,要有實力出來當總統。
外界分析指,正是干預政治的「雄心」,才使得馬雲與江澤民之孫江志成、劉雲山之子劉樂飛等太子黨糾纏不休,不惜甘心充當「錢袋子」,大家各取所需。
至於「拖拉機」言論,源於馬雲曾經自陳,阿里巴巴在創業早期請過很多「高手」,一些來自500強大企業的管理人員也曾加盟阿里巴巴,結果卻是「水土不服」。 「就好比把飛機的引擎裝在了拖拉機上,最終還是飛不起來一樣,我們在初期確實犯了這樣的錯。那些職業經理人管理水平確實很高,但是不合適。」
胡紫薇言論引熱議
此次抨擊馬雲的胡紫薇,原系北京電視台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2007年曾大鬧央視體育頻道改名發布會,會上突然跑上台當眾曝出丈夫的婚外情,之後淡出大眾視野在家調整,現為湖北衛視財經節目《微觀視界》主持人兼製片人。
胡紫薇此次暗批馬雲的微博已經引髮網友熱議,不到一天就已獲得轉發2200餘次,評論1500餘次,點贊859次。微博認證為@榮劍2008的網友對此發文稱:「和你的感受一樣,這個看起來像獐頭鼠目的主,取得了這麼大的成就,堪稱奇迹,理應對他說點過年喜慶的話,但實在不能對他曾經有過的混賬言論釋懷,商業的偉大絲毫不能掩蓋他在一些關鍵問題上的無恥。」
這裡的「混帳言論」顯然亦是同一所指。- See more at: http://www.ntdtv.com/xtr/b5/2014/09/21/a1139992.html#sthash.xeGXFMPH.dpuf
美國國會警告:投資阿里巴巴有高風險
更新時間: 2014-09-20 08:40 PM [紐約時間]美國國會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警告,阿里巴巴架構存在巨大風險,建議美國投資者不要投資。(AFP/大紀元)
【新唐人2014年9月21日訊】美國國會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USCC)在阿里巴巴上市前發布報告警告,阿里巴巴使用可變利益實體(VIE)架構,存在高風險。報告並引用美國法律專家的話建議美國投資者不要涉入VIE架構的投資。
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USCC)的職責是監督和調查美國和中國進行雙邊貿易和經濟關係對美國國家安全的影響。
USCC表示,中國網際網路公司無法從中國的銀行體系或小型的債券市場獲得足夠的資本,必須依靠外國投資者獲得足夠的資金來維持他們的業務運營和成長。他們使用一種複雜和高風險的機制──可變利益實體(VIE)。而阿里巴巴也將使用VIE架構在美國上市,因此阿里巴巴的股價將和其他公司一樣帶有法律風險。
USCC在報告中指出,基於這一架構的法律合約在中國的法治處於初步階段。雖然VIE在美國交易所上市是合法的,但是在中國可被視為非法。很多美國法律專家建議美國投資者不要涉入這樣的投資。舉例來說,隨著阿里巴巴、百度和微博變成「中國的亞馬遜」,風險可能在不知情的美國投資人購買岌岌可危的VIE架構(股票)時增長。
投資人對阿里巴巴沒有任何決策權
報告表示,阿里巴巴在其風險因素中提到:某些類型網際網路企業的外資持股比例,需受中國法律、法規和規章的限制,並明確指出「如果中共當局認為,在關於我們(指阿里巴巴)VIE合約安排不符合中共對外商投資的政府限制,或者這些條例或對這些條例的解釋在將來發生變化,我們可能會受到罰款或將被迫放棄這些操作的利益。」USCC的報告還提出,為鞏固創始人對該公司的控制,阿里巴巴一直堅持使用優惠股權結構,投資者沒有任何決策權。在這種股權結構下,股權並不等同於本公司的投票權。「這種管理機構......將限制你影響公司事務的能力,包括在董事會層面決定任何事宜。」
專家警告勿投資阿里巴巴
傳奇估價專家、紐約大學(NYU)斯特恩商學院金融學教授達莫達蘭(Aswath Damodaran)17日也警告投資者應該避開阿里巴巴。他是從一個長期投資者的角度看阿里巴巴的股票,而不是從一個交易商的角度去看。達莫達蘭說,阿里巴巴公司的股權結構令人不安,且其商業模式的全球前景未明。
--轉自《大紀元電子報》
- See more at: http://www.ntdtv.com/xtr/b5/2014/09/21/a1140000.html#sthash.lOxNQANH.dpuf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