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胸腔(心臟、肺臟,食道、氣管、支氣管、大動脈)
2) 腹腔(胃、肝臟、膽囊、胰臟、小腸、大腸、腎臟、膀胱、輸尿管、 子宮、卵巢 、輸卵管、脾臟)
人體的構造
各器官系統的構造與生理功能:
人體因其生理作用的不同可分為如下
十二個系統:
心臟血管系呼吸系
消化系(腸胃管、肝、膽、胰)
腎臟泌尿系
內分泌系(甲狀腺、腦下垂體、腎上腺、副甲狀腺)
新陳代謝系
血液淋巴系
皮膚
神經系
肌肉骨骼系
生殖系
免疫系
1)心臟血管系
2)呼吸系
3)消化系(腸胃管,肝、膽、胰)
「消化系統」包括食道、胃、小腸、大腸和肝臟、膽道、胰臟。這些器官都是屬於同一個器官系統,是主管身體的消化機能的器官系統。為什麼呢?大家都會有些不明白及問號。食道、胃、小腸、大腸叫做消化系統大家都不會有疑問,因為大家都知道,我們吃了食物以後,食物在通過這些器官時,被消化後營養分則被吸收,剩下的渣滓就變成糞便排泄到體外,所以叫做消化系器官並無問題。因為這些器官都是管腔,裡面是空洞的,所以也就叫做「消化管」,但是大家卻忘記了,食物在消化管中消化的時候,需要一些消化液來幫忙消化,不然食物就不會被吸收,因此需要生成製造且分泌這些消化液的器官,而肝臟、膽道系統、胰臟正是製造和分泌這些消化液的器官,所以它們也是屬於「消化系統」之一份子。
所謂「腸胃道」是從口腔開始進入,依序到咽喉、食道、胃、十二指腸、空腸、迴腸、大腸(上行、橫行、下行、乙狀)一直到直腸(大腸的最後一段),最後從肛門出去的食物經過的路徑管道。習慣上從食道到十二指腸的一段叫做「上消化道」,而上行、下行、橫行、乙狀大腸和直腸的一段叫做「下消化道」,空腸、迴腸則屬於「小腸」。
大家都有經驗,當肝臟有病而到綜合醫院看病時,常常不知道應該看哪一科,我也常被來看腸胃病的病人問"我有肝病,要到哪一科去看?"的經驗。因為有些醫院只掛了「消化科」或「胃腸科」,而沒有掛「肝臟科或肝病科」的招牌。其實肝病就包括在消化科或胃腸科疾病裡面,而由這些科的專家或醫師來診療。有些醫院就知道有這麼一個缺失或謎題,而掛了「腸胃肝膽科」的招牌。而且這些科不但診療「肝臟」和「膽道」的疾病,還包括診療「胰臟」的疾病。
肝臟在哪裡?
首先讓我們先來瞭解,究竟肝臟是在身體的什麼地方。在前面我們已提過,我們的軀幹,就是胴體分上下兩個腔洞,胸腔和腹腔,中間有一層厚膜隔著就是橫隔膜,肝臟就在腹腔中。肝臟之位置,就在腹腔的最上面,也就是右側橫隔膜之下,前面整個被右胸廓下部的肋骨所蓋住,而它的下端,也不超出右側最下面的肋骨,所以正常的肝臟從腹壁上面是能摸不到的。
肝臟對身體有什麼用處?
肝臟的構造組織由四種不同功能的部門,醫學上也叫做「系統」的部 門所組成﹐而其中有兩個系統是肝臟所特有的部門,也是肝臟的主要構造組織。其中的第一個系統叫做「肝細胞系統」,另一個叫做「膽 道系統」。其他兩個系統,是別的器官也一樣有的組織系統,就是「血管系統」和「網狀內皮組織系統」。
肝細胞
那麼,肝臟究竟有什麼功能? 也就是說,肝臟在人體中究竟有什麼作用呢?我們在前面已經講過,為了維持一個人的生命,需要兩大要素,就是各種「營養素」和「氧」,而「肝細胞」就是處理其中的營養素部分的器官系統。當我們吃了食物時,在食物中的各種營養素在腸管中被消化後,由腸管的管壁吸收攝取而送到肝臟來,在肝臟,肝細胞就把這些營養素轉換變為身體各器官組織所需要的物質或成分,準備讓各器官組織來利用。
人體的組織是由三大營養要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所組成的,因此肝臟有主掌維持身體生命的三大營養素的新陳代謝的機能外,肝臟還有行使藥物和毒素的新陳代謝及排泄的機能。肝細胞不但利用由消化管吸收來的營養素,生成身體各器官組織所需的成份,提供各器官之需外,也執行把各器官組織所生成的成分,轉換為其他各器官所需的成分,在各器官之間做互相轉換的工作。
膽道系統 膽汁
「膽道系統」是分泌、輸送膽汁的器官。「膽汁」是肝細胞所生成,而經膽道分泌出來的液狀物質。「膽汁」中含有膽紅素、各種膽汁酸及電解質等物質。膽道系統,從在肝細胞間的最細的毛細膽管開始,經過細膽管、小膽管、肝管及總輸膽管,最後開口在十二指腸。膽汁在肝細胞生成後,就經過這個管道被排泄出到十二指腸。膽汁在小腸中和食物混合在一起,幫助食物的消化及吸收,這是肝臟為維持人體生命所扮演的另一種角色。
膽紅素
「膽紅素」是血液的紅血球經過新陳代謝後的廢棄物。大家都知道,我們體內的血液中有三種主要的成分,就是紅血球、白血球和血小板。其中的紅血球,負責把身體各部分所需的氧,從肺部搬運到各器官的工作。紅血球是在骨髓中製造出來的,因為它們的生命只有一百二十天,也就是說它們只能活一百二十天,所以我們的身體中,每天有一百二十分之一的老衰的紅血球被破壞,同時每天需要製造等於全部血液中的一百二十分之一的新紅血球出來。
膽紅素就是從被破壞的老衰紅血球所產生出來的廢棄物。這個廢棄物對身體並沒有用處,但一定要從身體中排泄出去。膽紅素在肝細胞中被處理後,經過膽道系統被排出到十二指腸,它到腸管(小腸,大腸)後,最後大部分就和糞便混在一起,從肛門被排出到體外,而一部分就在腸管被吸收後再回到肝臟,其中一小部分就經過轉換後,另外從腎臟在尿中排泄到體外。
膽紅素雖然對於身體沒有什麼用處,但是它一定要經過肝細胞和膽道系統把它處理排泄掉,所以當肝細胞或膽道有傷害的時候,處理膽紅素的能力就會降低,血液中的膽紅素濃度就會上升,所以肝細胞或膽道的傷害,就會在血清中的膽紅素的濃度上反映出來,因此可以由測定血清膽紅素的濃度,而瞭解肝細胞或膽道的受傷或阻塞的程度。
膽汁酸
在膽汁中的「膽汁酸」,也是肝細胞從血液中的膽固醇,或其它脂質製造出來的成分。但是「膽汁酸」和「膽紅素」有很大的不同,膽紅素是廢棄物,對於身體一點用處都沒有,但是膽汁酸對於身體所需要的營養素的吸收,是不可或缺的。它雖然跟膽紅素一樣,在膽汁中經膽道系統分泌到腸管,但膽汁酸就在腸管內幫助食物中之脂質的乳化及吸收,最後大部分的膽汁酸在腸管被再吸收而再回到肝臟,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複循環,這種現象叫做「腸肝循環」。
肝臟的特殊血液循環 - 門靜脈
肝臟的第三個系統是「血液循環系」。肝臟的血液循環系統跟其他器官的血液循環系有很大的不同,它是一種雙重的循環。所謂雙重循環,就是除了其器官也同樣有的,屬於大循環系的肝的動、靜脈外,還有一個叫做「門靜脈」的血液循環系統。由大循環的肝動脈來的血液,供給氧及營養分給肝臟,而門靜脈是彙集從各消化管回流而來的靜脈血,流入肝臟的血液循環系。門靜脈所流的血液中,除了含有從消化管壁吸收而來的各種營養分外,同時也含有各種不屬於人體的外來物質,就是「異物」。
這些營養分及對身體會產生危害的外來物質,都是經由門靜脈被搬運到肝臟來接受處理。其中營養分經處理後,被利用為維持身體所需要的營養素,外來異物則經過處理後被破壞而消除掉。
肝臟的網狀內皮系(衛兵) - 克布霍 (Kupffer) 細胞
肝臟的另一系統是「網狀內皮系統」。這個組織系統具有捕捉在前面所提的,從腸管吸收進來的,不屬於身體本身的外來異物而把它除掉的作用,也就是具有保護身體,免受外來因素的侵襲攻擊的作用,是一種「防衛系統」。
肝臟的網狀內皮系的「克布霍細胞」就是要執行這一種功能的系統,可以說,克布霍細胞是肝臟要防守從腸道路徑侵入人體的外敵的「守衛兵」。因此當肝臟受損傷時,這種肝臟的功能作用或能力,隨著受損的程度也會減低,就是不能百分之一百執行它的任務,也就是說,肝臟的保護身體受外來的侵襲的能力也會降低。因此,肝臟長時間受損傷的時候,抵抗外來異物的能力也會降低,也就無法截住、捕捉「外來異物」進入體內,結果免疫系統就產生對付外來異物(抗原)的「抗體」,「抗體」就是「免疫球蛋白」,因此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的上升,可以做為檢驗肝的損傷的指標。
所以說,肝臟具有維持身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素的新陳代謝、各種毒素的代謝去除、幫助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及保護身體免受外來因素侵襲、傷害的功能。
4)腎臟泌尿系
一般常識上,大家都知道「腎臟」跟「尿」有關係,也知道「泌尿器官」是跟「排尿」有關係。大家也知道腎臟就是俗語所說的「腰子」,就在背部靠近腰的部位。沒有錯,腎臟就是在腹腔中靠背部而較上面的地方,所以很多人當有腰背部酸痛或不舒服的時候,就馬上會連想到是不是腎臟出了毛病。這一種連想並沒有錯,只是大家,大概是傳統醫學的關係吧,都以為腎臟跟性有關係,而「性」是人生上最重要的生理要件,因此一有腰酸背痛就會馬上連想到腎臟,進一步再連想到性的能力是否受損,是理所當然的。其實,除了泌尿器的末端和外生殖器在一起或很接近外,腎臟和「性」是扯不上任何關係的。例如在男性,在腎臟製造出來的尿,最後積蓄在膀胱,然後經過尿道到體外,而尿道是在陰莖中間通過一直到尿道口。陰莖是性交時所必須的男性性器官,精液也是通過尿道出來,但是這並不表示腎臟和性有任何關係,只是尿和精液最後經過同一個通道開口到體外而已。女性的尿道的開口就在陰道上面的位置,很小的一個開口,因此自己不容易看到,陰道和尿道是各自分開獨立的,沒有任何關係。陰道就是女性性交時的性器,也是生產嬰兒時的通道,如此只跟泌尿系的末端開口有一點地緣關係而已。老實說有不少女性,一輩子都不知道自己的陰道和尿道互相的位置關係。
腎臟泌尿系統可分為兩大部分,即腎臟和輸尿管道部分。腎臟是製造尿液的器官,而輸尿管道系統是要排泄腎臟所製造的尿液的通路管道。輸尿管道系統由上端接在腎臟的腎盂的「輸尿管」開始,下端接到「膀胱」-儲蓄尿液的器官,再由膀胱下來就是要排尿的「尿道」。
「腎臟」在人體的腰背部腹腔內,左右各一個,每一個腎臟的重量約為150公克。每天約有 150~180 公升的血液要通過腎臟,就是一個人的全身的血液每天要通過腎臟 40 ~50 次。每一個腎臟約有一百萬個叫做「腎單位」的單位,是由叫做「腎小球」的由很多毛細血管所成的小球和接在小球下面的「細尿管」所組成。血液通過腎小球時,血液中的各種物質和水分都會被篩濾出來到細尿管,這一種液體叫做「濾出液」。「濾出液」由溶在水分中的物質-「溶質」和水分所組成。「溶質」中的物質有:氨基酸、葡萄糖、維他命、各種電解質、由體內排泄出來的廢棄物質等。
從上面的說明大家,也許會嚇一跳,也會有疑問,一天有150公升的尿在腎臟製造出來,那就一天一直在解尿也解不完了嗎?不必急,我還沒有講完呢,因為還有下一半還沒有講。在腎小球製造出來的濾出液在進入細尿管後,細尿管就執行它的工作,就是再吸收這些濾出液回血液中。絕大部分的水分和身體所需要的物質都被再吸收回去,結果真正剩下來被排出到體外的尿液的量,只有總濾出液的一百分之一而已,就是1.0~1.5公升,這就符合大家所能瞭解的每天的排尿量了。腎臟的任何部位或輸尿系統的任何一 部份出了毛病,腎臟泌尿系統就是有病了;但是跟「性」是一點關係也沒有。
5)內分泌系(甲狀腺、副甲狀腺、腦下垂體、腎上腺等)
內分泌系器官是大家一般所說的分泌「荷爾蒙」(激素)的器官。那麼,什麼叫做「荷爾蒙」呢?大家又有一點迷糊了,想不出所以然來。這麼複雜的人體要維持生命總需要一個指揮系統,就是神經系統,身體的各器官組織受到神經組織的作用來控制其整個生理活動,此外,身體的各器官組織也會受到另外一種化學物質的影響控制其生理活動,而這一種物質又不是各器官本身所產生的,而是由本身以外的器官生成分泌後,經過血液的流動帶來的,這一種化學物質叫做「荷爾蒙」也叫做「激素」。而分泌「荷爾蒙」的組織器官,因沒有管道引流其分泌物質出來,而是經由血液的流動被帶到其他器官組織後對其器官組織的細胞發揮其作用,因此就叫做「內分泌腺」。而和內分泌腺相對的器官叫做「外分泌腺」,這一種腺體就有導管把所分泌出來的物質引流到消化管或氣管道管腔等,會通到體外的管腔或體表,來執行各分泌物的生理作用或做排泄之用。如消化管內的消化腺(分泌各種幫助消化的消化酵素)、唾液腺、汗腺等就是。
甲狀腺、腦下垂體、腎上腺或性腺等分泌出來的分泌物就是屬於內分泌物質,也就是一般所說的「荷爾蒙」。因為一般觀念上都把「荷爾蒙」一詞跟「性腺的內分泌物質」劃上等號,所以都以為「荷爾蒙」就是指「性腺」所分泌的物質而與性有關係,其實「性腺內分泌物質」不過是內分泌物質的一種而已。
內分泌腺中我們比較熟習的是甲狀腺,其他還有腦下垂體、副甲狀腺、腎上腺、男女性腺等。除了這些外,還有胰臟中的胰島腺所分泌的胰島素,就和血糖的調節有關(因跟新陳代謝有關,有時候分類為新陳代謝有關系統,有時候也把內分泌系統與新陳代謝系統放在一起處理)。
腦下垂體、甲狀腺、腎上腺、性腺等都是各自獨立的器官,但在生理作用上,從腦下垂體開始一個個依序影響控制下來,因此可以說互相有緊密的上下連帶關係。因此,下游器官疾病的症狀表現,常常是上游器官的疾病一直影響下來的,因此有可能是最上游器官所發生的毛病的症狀。
除了甲狀腺的疾病較常見,而較有特徵性的症狀,因此是健康檢查的標的疾病之一種外,其他腦下垂體、腎上腺和性腺的疾病就因症狀不太明顯而不容易發現,或反過來則因為症狀太過於明顯而未做健康檢查 之前就會就醫診查,因此平常不是健康檢查的對象疾病,如:巨人症、末端肥大症等,就在平常就有明顯的症狀,所以不會等到健康檢查才查出,早就求醫診治了。
7)胰臟和胰島
胰臟是一個位於胃的後下方的橫形扁長型器官,重量不到二百五十公克,較大的一端稱為頭部(內側),較細長的一端稱為尾部是(外側)。主要的功能包括外分泌和內分泌兩個部分。胰臟外分泌部分的主要功能,是直接將消化酵素分泌到腸道中,協助消化食物。點綴在胰臟的外分泌腺中,有約一百萬個由許多細胞聚集而成的小島,稱為胰島,主要的功能是分泌荷爾蒙到血液中,屬於內分泌系統,也就是跟糖尿病有關的部分。
在胰島中有一種細胞叫做貝他細胞,主要分泌的賀爾蒙就是大家常聽到的胰島素。胰島可隨時感應血中葡萄糖濃度的分秒變化,而適時適量地分泌出胰島素到血液中,循環全身,協助血糖進入身體各細胞,維持血中葡萄糖濃度在正常範圍之內。胰島素的主要功能是幫助我們的養分進入身體組織細胞,提供細胞正常運作所需要的能量。它的作用就像一根鑰匙,能打開葡萄糖進入細胞的通道,讓葡萄糖能夠順利進入細胞。當我們身體不能分泌胰島素時(如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或者體內的細胞對胰島素的反應不好的時候(如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因為葡萄糖不能進入細胞而引起血糖的上升外,體內的脂肪、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謝都會發生異常狀況。
7)新陳代謝:
在上面已提到,所謂新陳代謝的疾病有些本來是屬於內分泌系統的疾病,但有些則並沒有專屬的器官,只是其本質上與人體的新陳代謝較有明顯的關係,因此常常就另闢一科系做研究、診治。所謂新陳代謝作用是食物被人體吸收後,經過物理和化學作用過程而合成為複雜物質,這叫做同化或合成代謝作用,而複雜物質再轉化為較簡單的物質,這叫做異化分解代謝作用,這個作用同時會產生人體維持生命所需要的能量。
這些人體新陳代謝的物質中較具代表性的有葡萄糖、脂質(膽固醇、三酸甘油脂)、尿酸、鐵、銅、蛋白質、鈣、鈉、鉀等。其中葡萄糖和胰臟的胰島腺,脂質、蛋白質和胰臟的外分泌腺,鈣和副甲狀腺有直接和密切的關係。
4)腎臟泌尿系
5)內分泌系(甲狀腺、副甲狀腺、腦下垂體、腎上腺等)
7)胰臟和胰島
7)新陳代謝:
8)血液、淋巴系:
9)皮膚:
10)腦、神經系:
11)肌肉、骨骼系
12)生殖系
13)免疫系統和感染
14)遺傳-基因
(1) 單對基因遺傳和 (2) 多對基因遺傳。
單對基因遺傳是指某一性狀的表現,是由一對基因所決定,多對基因遺傳是指某一性狀的表現,是由二對或二對以上的基因所決定,例如人類的身高、體重或皮膚色澤的深淺,是屬於多對基因遺傳。
有些疾病,例如:色盲、血友病、蠶豆貧血症和地中海型貧血症等,都是遺傳性的疾病。怎樣才能避免把這些會造成病變的遺傳基因引進家族或傳送到其他家族,就靠遺傳諮詢的執行。我國的健保制度在各醫院都設有遺傳諮詢門診或優生保健門診,提供給一般大眾和遺傳疾病患者有關遺傳的資訊知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