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國 (3) 化妝品 (1) 手機 (5) 手錶 (1) 文創 (1) 日本 (2) 台北 (2) 全聯 (1) 好文章 (10) 有錢人 (1) 百度 (1) 男女 (6) 咖啡 (1) 宗教 (1) 服務 (1) 法律 (1) 直銷 (7) 社維法 (1) 芳療 (1) 保健 (8) 勇者 (1) 政治 (5) 科技 (6) 風景 (1) 剝蛋技術 (1) 剝蝦技術 (1) 消費者 (3) 馬雲 (5) 健康 (3) 教育 (13) 聆聽 (3) 軟體 (1) 陸台資 (1) 創業 (12) 無人機 (1) 華人健康網 (2) 雲端科技 (6) 經濟 (4) 電商 (3) 電腦 (3) 演藝 (1) 澎湖 (1) 震撼 (2) 營養 (4) 聯盟 (3) 賽車 (2) 趨勢 (3) 韓國 (1) 鴻海 (2) 職場 (2) 觀光 (1) blogger (1) fb (2) gmail (1) google (1) INTERUSH (2) IT (6) O2O (1) tensorflow教學 (1)

O2O

超市怎樣做O2O15種模式任你選
  
超市能不能做電商?
無數先烈已嘗試,無數英雄在後繼,不管怎樣,超市做電商,都被認為是互聯網改造傳統零售的最後堡壘。
 超市的老闆們對這一問題也是看法迥異,有的企業把電商(O2O)納入戰略高度堅決投入,有的企業不為所動,目前的現實是,國內連鎖超市的電商項目基本上都沒有影響力。
永輝超市董事長張軒松曾公開表示,在可預見的未來,電商模式不會對超市銷售造成影響。果真如此嗎?我不信!
超市做電商的模式有很多,不像大家認為的只是網上賣貨,我總結了15種超市O2O模式,供大家批判:

1、便利店送貨上門
實體便利店附近範圍內,便利店最快30分鐘送貨上門。便利店核心競爭力在於“便利”,其實PC網上購物並不便利,並不是每個人身邊隨時有打開狀態的電腦,要登錄,要完成購物流程,相對而言,使用手機APP購物流程便利得多。
APP設計也要圍繞“便利”二字,打開APP就用瀑布流的方式展示商品,按高銷量和個性喜好排列商品順序,方便的類目選擇,精選便利商品。並且還為APP設計通話功能,用語音留言通話訂貨也許更加便利。
便利店滿足便利購物需求,所以客單價不高,對應每單絕對毛利也不高,如果配送範圍過大,則毛利很難支撐配送成本。
所以建議便利店做網購送貨上門,縮小配送範圍,加快配送時間,既能優化便利體驗,也能降低配送成本。

2、便利店包裹代收
連鎖便利店可推出快遞包裹代收服務,免費代收包裹,能增加門店客流,增加銷售額。如果向使用者收服務費代收包裹,還能增加收益。這個服務需要注意聲明不驗貨,不對包裹內商品品質真假負責,對提貨顧客需要電話身份驗證。
很多家長擔心孩子不吃早餐,把早餐錢用於其它地方,那麼便利店可考慮推出早餐預定服務,學生每天早上到便利店提取當天的早餐。
總之能解決使用者問題的商業模式才是有價值的,要多觀察用戶的痛點在什麼地方。

3、便利店整合配送和服務
如果便利店推出了送貨上門的APP或者PC端,可考慮把此社區其他商家商品納入APP服務體系,在APP中展示水果丶餐飲等商品,有訂單後,由便利店人員到商家取貨送到用戶家中。
便利店網上平臺還可邀請保潔丶開鎖丶疏通等服務商家入駐APP,有訂單後商家上門服務,便利店為使用者精選靠譜商家,並且擔保服務售後,根據服務品質篩選商家。用此方法解決使用者對服務商家不放心的顧慮。並從中得到返傭收益。
總之便利店未來一定會成為社區綜合入口,要用好互聯網思維和互聯網工具向此方向邁進

4、虛擬便利店的可能性
以上123點都是圍繞實體便利店,但我們可換個思路,做成虛擬便利店,沒有實體門店以上3種服務也能提供,這個方案節省了房租水電成本,但也失去了門店銷售收益。虛擬便利店的思路和下文幾種商業模式也可結合。

5、集中購物需求
 便利店滿足便利購物需求,大型超市滿足集中購物需求。我們可在便利店基礎上滿足集中購物需求,建立商品齊全的網上超市,顧客訂貨後,集中配送到便利店,顧客自提或者便利店統籌送貨上門,這就能用“便利店+網上超市”滿足家庭集中購物需求。
送到便利店而不是送到使用者家中的原因是幹線配送成本遠低於最後一公里配送成本,只要單個便利店能聚眾訂單,則成本比傳統電商低很多(倉庫到便利店直接配送也沒有包裝成本了),低價豐富的網上超市業態有可能聚眾足夠訂單。

6、生鮮業務模式
在第5點介紹的“便利店+網上超市”模式中可加入生鮮自提業務,生鮮業務便利店不便操作,因為生鮮商品進貨繁瑣,生鮮品種必須較齊全,否則顧客很難搭配。
 生鮮電商也很少有成功的例子,因為生鮮商品不標準,送貨成本高,保質期短,拒收後面臨耗損。
 如果便利店陳列銷售部分生鮮商品,消費者也能網上預訂生鮮商品,每天集中送貨到便利店,就能讓消費者購買到齊全新鮮的生鮮商品。訂購商品如能在門店按重量收費,就能解決生鮮商品標準化問題,集中配送,則配送成本低,如拒收可直接在門店打折處理銷售。
 此模式也可改為“生鮮店+網上超市”模式,網購畢竟不能解決生鮮商品體驗問題,生鮮類商品門店陳列銷售,其它商品(包含生鮮)網購的模式,線上線下結合,網購解決門店商品不夠齊全的問題,門店解決網購配送成本高問題,兩種業態融合能相互解決問題。

7、垂直人群模式
針對垂直人群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是一種思路方向,比如某些企業地處偏僻購物不便,可和企業後勤聯繫解決企業員工購物需求,網上訂貨後固定時間送到企業,員工自提。或者把上文“便利店+網上超市”模式中的便利店建在辦公樓,引入針對辦公樓公司所需的商品和服務,最終建立成辦公樓購物平臺。

8、大單採購模式
中小型企業單位福利禮品採購是一個較大市場,團購也是連鎖超市重要的市場之一,連鎖超市可考慮推出單位福利團購網站,推出各種商品組合,以透明價格,透明採購環節,多種可選套餐,方便簡單為賣點經營。

9、大賣場單店網購平臺 
還可以為單個大賣場門店做網上平臺,大賣場附近一定範圍支持網購送貨上門。
便利店網購平臺強調“便利”,滿足便利購物需求。大賣場門店的網購平臺則要滿足家庭一站式購物需求,商品豐富和價格實惠比便利更重要。
用戶在大賣場單店網購平臺訂貨,附近一定範圍每晚18點到21點統籌送貨上門。根據送貨距離另收配送費用。
因為是晚上統籌集中送貨,所以配送費不高,傳統電商快遞不能送貨到戶(通常在樓下自取),不能夜間送貨(家庭一般晚上才有人)。而超市商品油鹽醬醋性質決定不能送貨到使用者單位自提回家,而要夜間送貨到戶,才最方便顧客。

10、線上線下結合送貨方式
 網購體系也能為線下賣場服務,在大賣場購物最大麻煩是搬運商品回家,在大賣場購物也可提供送貨上門服務,使用者在大賣場購物,在服務台辦理送貨手續,訂單和第9點中提到的網購平臺訂單一起夜間送貨到戶。通過網購體系為實體門店購物顧客提供增值服務。

11、社區代理人模式
 9點中提到的大賣場門店網購平臺可加入社區代理人模式,在賣場門店覆蓋不到的密集住宅社區招募社區代理人,代理人負責網購平臺在此社區的推廣,配送,售後。只要此社區有新顧客,就獎勵代理人每個新顧客20元推廣費(按每月淨增量計算)。每天把此社區訂購商品集中送貨到代理人處,代理人負責統籌送貨到戶,每單收益2元配送費。只要代理人每天在此社區平均聚眾30個訂單,則能達到每天工作3小時,每月收入2000元的目標。代理人等於在社區0成本創業,所發展的顧客能為自己帶來持續收益,故能提供靈活完美的服務。

12、大賣場APP模式 
為大賣場開發APP應用,作用可有以下幾點:移動購物丶去賣場前看看是否有所需商品,查找所需商品所在貨架位置,代替會員卡積分換購,推薦活動通知管道,顧客購物時根據商品價簽上的二維碼瞭解商品更多資訊(包含其他顧客的論等)

13、全員行銷模式
 大賣場網購平臺用戶名和APP會員卡綁定,平臺推出推薦人功能,大賣場工作人員負責發展親朋好友註冊並把自己設定為推薦人,全員下達任務,根據自己和自己推薦引入顧客每月購物金額獎懲。
 超市商品人人需要,傳統賣場模式無法引入推薦人統計銷量資料,結合網購平臺就能實施全員行銷計畫。

14、直銷模式
傳統雅芳丶安利是直銷的代表,因為運營成本丶人員丶培訓等成本高,所以安利等品牌商品價格高,毛利高。
 互聯網做直銷推廣成本較低,比如可以在自己的微薄丶微信上做行銷,在QQ空間丶QQ簽名丶名片上推廣直銷商品。特別是收入不高而且接觸面廣的用戶,可用互聯網工具用兼職做直銷推廣。

超市網購平臺可為互聯網兼職直銷人解決供應鏈丶銷售平臺丶配送和售後,互聯網直銷人只負責在自己的人際關係中行銷即可。
建立購物網站,此購物網站不能開放註冊,要註冊必須填入推薦人註冊碼。
這樣推薦人和被推薦人就能綁定,被推薦人的購物毛利一定比例返傭給推薦人。

這個模式和安利等直銷網站不同的地方是,低成本直銷,所以毛利要求低,可用市場價格銷售普通商品,不洗腦,不騙人,把網站本身應該付出的推廣成本付給直銷人。

15、商品粉絲
 對大賣場而言,引入網購平臺,引入APP會員卡,利於商品結構優化和個性推薦。
 大賣場在商品豐富和實惠上無法和淘寶天貓競爭,但能根據當地情況做到商品結構更加符合本地需求。傳統賣場由於大部分顧客拒絕使用積分卡,無法跟蹤使用者消費資料,所以很難做商品優化。
 引入APP和網購平臺後,獲取使用者資料更多更易(特別是高端顧客),可加入商品粉絲功能,跟蹤哪類人歡迎哪類商品,根據顧客喜好推薦商品,當顧客關注的商品有活動時通知顧客。
 14種超市電商模式的點子並非獨立,他們之間可相互結合成新的商業模式,哪一種能夠對你有所啟發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