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國 (3) 化妝品 (1) 手機 (5) 手錶 (1) 文創 (1) 日本 (2) 台北 (2) 全聯 (1) 好文章 (10) 有錢人 (1) 百度 (1) 男女 (6) 咖啡 (1) 宗教 (1) 服務 (1) 法律 (1) 直銷 (7) 社維法 (1) 芳療 (1) 保健 (8) 勇者 (1) 政治 (5) 科技 (6) 風景 (1) 剝蛋技術 (1) 剝蝦技術 (1) 消費者 (3) 馬雲 (5) 健康 (3) 教育 (13) 聆聽 (3) 軟體 (1) 陸台資 (1) 創業 (12) 無人機 (1) 華人健康網 (2) 雲端科技 (6) 經濟 (4) 電商 (3) 電腦 (3) 演藝 (1) 澎湖 (1) 震撼 (2) 營養 (4) 聯盟 (3) 賽車 (2) 趨勢 (3) 韓國 (1) 鴻海 (2) 職場 (2) 觀光 (1) blogger (1) fb (2) gmail (1) google (1) INTERUSH (2) IT (6) O2O (1) tensorflow教學 (1)

2017年3月17日 星期五

去 Google 工作真的沒那麼難!從醫生成功轉職 Google 工程師的大神親手撰寫攻略

去 Google 工作真的沒那麼難!從醫生成功轉職 Google 工程師的大神親手撰寫攻略
Posted on2017/03/17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每年都有無數人想要轉職步向超潮的大科技公司。但假設我們是個完全不懂程式的人,真的有辦法打敗那些早就在學程式的專家們嗎?

設定目標、堅持、達成,這是原作者成功的方式。世界上不可能的事可多了,但是單純換間公司這件事如果有目標、有系統地去做就只是夠不夠努力的問題了。就算你沒有想去 Google 工作,看看這篇文也能給你很多辦事方式的感悟。(責任編輯:林子鈞)

原作者/Austin Belcak
譯者/王狐狸

許多人認為沒有經驗無法找到當前想做的工作,他們想要改變職業路徑,卻沒有另一個行業的任何工作經驗,完全不知道如何開始。

這篇文章中,我將告訴你如何快速的獲得任何行業領域的經驗,以及如何利用新獲得的經驗進入這個行業工作。

我個人曾經使用這種方式從醫療行業轉行到互聯網科技行業,當時我在一家醫院的手術室工作。最後我獲得了包括 google 在內的多家頂級互聯網公司的 offer,並且獲得了 2 倍的工資漲幅。
廣告

轉行的秘密:有些東西你並不需要
在我們深入展開前,我想著重先談談關於轉行背後的那些「秘密」:
你並不需要在這個行業內有強的人脈,事實上,你可能現在一個人也不認識,但是你可以通過自己的方式來獲得自己人脈。
你並不需要你想去的那個行業所要求的任何學歷證書。對行業的洞察力才是實際工作中最重要的。它們比任何學位證書或者前一份工作的職位頭銜都更有用。之後我們會深入闡述。
你不需要花一分錢。你需要的學習的所有東西都是免費的。事實上,我還將幫助你怎樣一步步來獲得額外的收入來源。
第一部分:勾勒出完美候選人的畫像

進入一個完全不同的行業的一個好處就是,你完全是一張白紙,可以選擇任何你需要的技能並把自己塑造成一個完美的候選人。

完 美的候選人是什麼樣子
為了變成理想的候選人,我們首先必須要知道在用人企業或者面試官的眼中,理想的候選人是什麼樣子。有兩種方法可以幫助你。

工作描述
工作描述本質上是和簡歷相對應的。它們清楚的說明瞭為了完成相應的工作你需要的所有技能。看起來這些都很明顯,但是我們用另一種方式來解讀它們。

這裡是一份從 facebook 上複製過來的市場拓展分析師的工作描述:工作職責 利用資料來深入理解我們的產品,定義市場機會範圍,同時帶領項目驅動 facebook 的用戶增長和活躍度。 帶領項目團隊聚焦於新用戶的增長、移動端的使用率、提高收入。與設計、產品、開發和資料團隊緊密配合。 為 facebook 的核心產品如首頁資訊流、使用者提醒和移動端提供支援,同時協助市場管道如 SEO,SEM 和郵件行銷的工作。 會使用如 Hadoop/Hive,Oracle,ETL,R,PHP,Python,Excle,MicroStrategy 以及其他能夠有效推動工作的工具。
最低要求 擁有資訊工程、電腦、數學、物理、統計學本科或碩士學位 1 年以上 SQL 使用經驗 2 年以上量化研究或者統計相關經驗 1 年以上項目管理經驗 1 年以上市場、廣告或增長團隊經驗 能夠處理和分析資料集,並轉化為商業決策 良好的管理專案或產品的溝通交流技巧和能力

加分項 擁有軟體發展經驗 互聯網市場行銷經驗
你從上面看到了什麼?一個理想的候選人看起來是什麼樣子的?哪些是得到這份工作必須要的?

你可能正在想,「好吧,它們需要一個數學或者電腦學位,然後他們需要至少兩年程式設計和專案管理經驗。」

好吧… 下面是我看到的:
Facebook 正在找一個懂得如何通過大資料來判斷商業趨勢和模式的人來説明他們直接增加收入。這個人同時要有足夠的程式設計能力,可以有效的將這些發現通過簡單而明瞭的方式展現出來。

為了更好的理解它,我們退一步想想,為什麼企業要雇一個人?
他們想要找一個人進來去幫助他們對內部的某些資料指標能夠產生積極和良好的影響,比如增加收入。

一個擁有博士學位並且精通所有上面提到的程式設計語言的人, 如果他缺少達到這個結果的能力,公司並不會從中獲益。

換句話說,一個可能沒有這些學位,也不精通上面所有的語言,但是卻 知道如何找到最有效的洞察,而且能將它以簡潔的、可執行的方式表現出來 才是真正對企業有用的。

你的目標就是變成第二種人。

面試諮詢
除了通過梳理工作描述,找到一個在這個行業內工作的人並與之取得聯繫對完成候選人畫像也同樣重要。

他們能幫助你對工作描述中所要求的技能做一個優先順序的排序,同時無形中也會給你一些行業的內部資訊。如招聘步驟的細微差別,甚至可以幫助你與他們業內的一些熟人取得聯繫。

我發現要找到這個人最好的方式是利用 LinkedIn 的高級搜索功能。(譯者注:國內的同學可以用脈脈)

你可以搜索到特定公司特定職位的人,如果你是 LinkedIn 的高級會員,你甚至可以找到一個和你同一個行業出身,恰好轉化到你的目標行業工作的人,或者甚至是你的目標公司。

然後你可以使用下面的郵件內容格式來和他取得聯繫。(譯者注:中國國內還可以通過微博、微信群、QQ 等等,可以橫向拓展)

標題: 快速提問
你好,【稱呼】,
我是王狐狸,我當前正在 XXX 公司工作,我通過 LinkedIn 發現了您並找到了您的聯繫方式,我希望您不介意我如此冒昧的聯繫您。
我看到您在 Facebook 的增長分析團隊有著豐富的經驗,我對學習這個領域的知識非常感興趣,我想找個機會向您諮詢一些問題,同時也期待您能基於您的行業知識給我一些建議。
我知道您的時間非常寶貴,所以您不需要回答的很深入,如果您能給我 5 分鐘,我們聊聊,我會非常感謝。
祝您一切順利
王狐狸


當他們同意見面後,你應當準備一些問題,問題應該聚焦在以下幾個方面:
找出哪些技能在日常工作中是最重要的(這幫助你排好優先順序)
提供這個行業工作的一些的人出身背景(你會對盡然有這麼多的人來自其它行業而感到震驚)
假如他們處在你這種情況, 0經驗卻想去獲得這個職位,他們會怎麼做。

這裡有一些我已經理好的幫助你開始的問題:我查了一些資料,這個行業似乎普遍都需要【技能 1】——【技能 3】,你認為哪一項是做好工作最必須的?

我看了您的 LinkedIn,上面說您來自於【XXX 公司】,您開始是怎麼進入這個行業,最終做到現在的位置的?

如果您在我這種情形下,你作為一個行業新人,而且沒有什麼經驗。你會怎麼去做來獲得這個工作?您會採取哪些詳細的步驟?

第二部分:打牢基礎(較少投入)
接下來我們將用一到兩個月的時間專心學習上面提到的那些必須的技能,打好一個穩固的基礎。

就現在來說,學習基礎技能的最好方法就是通過閱讀專業書籍,參加課程以及製作一個沙箱來檢驗你學到的東西 。

仔細研讀(免費)
專業書是瞭解一個特定行業的基本概念的最佳方式,而且也非常容易免費獲得。

還記得你小時候,父母經常讓你去的公共圖書館麼?它們現在仍然還在那裡,太令人驚奇了,不是麼?(譯者注:在大天朝估計已經不在那裡了,我認為自己買書是更好的方式,京東、當當上的實體書簡直是太便宜了。)

一個好消息就是就連公共圖書館也在與時俱進,現在已經提供電子書了。你可以像借實體書一樣免費借閱電子書,而且它們還能直接發送到你的手機中,你隨時隨地都可以閱讀。你只需要安裝 Kindle app 就可以了。(譯者注:這是美國的情況,不太符合國情,kindle 有每月 12 元的 kindle unlimited 服務,不過據說亞洲的很坑。)

為了確定需要讀哪些書,你可以 google「XX 行業最好的書籍推薦」或者去問 Quora 上的人。

參加課程(可選付費)
如果說閱讀專業書讓你獲得了對行業的基本認知,那麼課程將幫助你去瞭解細節,獲得技巧。它們都是非常好的學習特定技能的方式,因為 它們都有一定的互動性並且可以經常更新知識。

符合我們需要的最好的資源就是 Coursera,它上面聚集了美國最好的大學裡最好的教授的課程,我指的最好的大學是普林斯頓、斯坦福、哈佛,它們一般都有良好的教學品質。(譯者注:一個好消息是 Coursera 在中國也可以使用,不過是英文教學的,有中文字幕,你也可以使用中國的資源,如綜合類:網易雲課堂,它們提供微專業併發發放畢業證書;產品和運營:三節課,技術:慕課網等)

這些課程都是非常棒的,因為你與這些大學裡的學生學習的是完全相同的課程。它們有視頻,而且有課後練習,階段專案以及可以讓學生們一起交流、合作的論壇。這些課程外的互動和交流,讓課程更有吸引力,能夠讓你堅持完成上面所有的課程,而不是僅僅看完幾個視頻就放棄了。

最好的一點是,在課程結束後,你還可以獲得一個證明你已經通過這門課程的結業證書,而且證書上還有來自這個大學的蓋章。這需要花費 49 美金,但這非常值得, 因為你可以把這個證書放到你的簡歷 裡。



訂閱行業博客和 Newsletters
接下來, 你將需要註冊一些 Newsletters(譯者注:通訊服務的一種,你註冊後博客/媒體會發送最新的文章到你的郵箱)。

博客的存活依賴於高品質且頻繁更新的內容以及簡潔明瞭地讓你快速地發現有用資訊。這是讓你在行業氛圍中浸泡的最好方式, 通過這種方法可以毫不費力的獲得大量的行業知識。

為了找到合適的博客,你可以繼續使用之前找書的方法,通過「Google 一下」或者在「Quora」上提問。

另外,嘗試去找一個在你想知道的主題上展示非常多細節的博客。(譯者注:也就是說博客裡有非常詳細的說明,這樣可以使新手更容易理解。)

免費資源(去哪兒找)
許多行業和領域都有大量的免費資源可以幫助你學習。例如,如果你是一個資料分析師,Google 分析是完全免費的,而且 Google 還在平臺上免費提供了完整的課程 。

如果你的計畫是去做技術開發,你已經來對地方了。Free Code Camp 就是其中一個能夠免費幫助你學習程式設計基本能力的地方 。(譯者注:作者這篇文章就發佈在 Free Code Camp 在 Medium 的專欄裡)

確保對你的行業進行了徹底的搜索,幸運的話,你就能找到優質的免費資源。

額外福利:Google Alerts
Google Alerts 是一個非常好的工具,它可以為你搜索特定主題或公司的資訊,讓你節省大量手工搜索的時間。

你可以用它在 google 裡搜索任何東西,但是需要使用它來關注你想要要的那些東西,如特定的行業,特定的技能,你想去的公司。

然後,每天 Google 都會爬取大量的網站去找與你設置的主題(關鍵字)最相關的(有用的)文章並直接發送到你的郵箱。
第三部分:磨練你的技能並獲得收入

恭喜你,已經閱讀到這裡了。接下來我們將學習如何讓別人付錢給你去學習你轉行所需要的技能。

獲得可靠的實際經驗
現在你已經學會了基本的技能,是時候開始真正運用他們了。我發現想要真正學會一件事最好的辦法就是去實踐它。我想不出有什麼“做”的方法會比能一邊磨煉你的技能,一邊還能收錢的方式更好。

通過自由職業來快速增強你的技術能力
儘管這看起來是一個難以完成的任務,然而即使你沒有經驗,在自由職業者的世界裡獲得項目也是相當容易。在你剛開始的時候,有兩種獲取客戶的方法。一是通過自由職業聚集的網站,還有就是傳統的線下方式。

Upwork(一個自由職業者的聚集地)
Upwork 是有需求的客戶找自由職業者接活的一個社區,幾乎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這裡解決。Upwork 的好處在於不需要你投入許多來行銷你自己。它是一個內連網站,這意味著你的服務將直接展示在那些有特定需求的客戶面前,這會使他們更容易選擇你。這種方法對不善用使用傳統銷售方法的人更有吸引力。Upwork 的商業模式就是它説明你節約找客戶時間,但是它需要從你的收入裡提取不菲的傭金 。但對我們而言,這仍然是一個非常划算的方式,不僅收穫了實際做事的經驗,還額外賺到了錢。如果你自己不擅長找到客流,或者你才剛剛開始,需要做一些成功的案例,我推薦你首先使用 Upwork 。如果 你想擴大你初始成功的幾率或者業務量,可以去搜索一些「如何在多個平臺開展服務」 的實踐文章。

自己冷開機
第二個選擇,也是我所推薦的,就是 完全靠自己去接單,不依靠平臺 。這種方法可以讓你去掉中間人,獲得 100%的收入。這在開始會有一點難,因為有需求的人並不會積極的去尋找你的服務, 如果你沒有什麼市場經驗,學習曲線將會非常陡峭。 在這一部分,我將一步一步教給你,我當初是怎麼獲得初始客戶,打造成功案例,並用這些經驗擴充我的簡歷(當然,也增加了收入)。

定義你的利基市場自由職業之旅的第一步是 定義你的潛在目標客 戶。大多數的文章都說當你開始一項業務的時候都應該非常聚焦,就像每一個 47 到 54 歲之間的男子高爾夫選手都會遭受背痛。即使你已經確定了你的目標, 在獲得某個特定的客戶前,想要知道關於你目標客戶的所有細節也不可能的。 隨著你不斷前進,你最終會找到你理想的目標市場去磨練技能,但是就目前來說,我們將使用下面的步驟來確定你的目標使用者。

定義你初始的潛在客戶
製作一個你認識的 50 人清單。列表裡可以是任何人 ,從你好朋友的父母到僅僅是去年你在某次會議中在 LinkedIn 上有過一面之緣的人都可以。唯一的標準就是, 和他們相處和聯絡時你感覺非常舒服。 把這些人添加到我為你製作的這個表格中,同時 填上他們的公司類型和所在行業 。(暫時忽略 Email 這一行,我們稍後會提到)現在我們已經有了一些人,我們來看看他們所屬的公司類型和行業。哪一個行業和公司與你的知識和技能最匹配?如果你看我的列表,你會發現 我的市場能力與科技公司非常匹配,但是它們也非常適合去一個醫療健康企業找到客戶。 另外,當你剛開始的時候,給一個創業公司提供服務要比成熟的大企業更容易。在這個基礎上,我理想的選擇是: 公司類型: 創業公司 行業: 廣告,科技,Web 開發以及醫療健康

現在我們已經有了一個「利基」,但是我的清單上還只有 10 個人。我希望你能找到可以應用你一到多項技能的三個不同的利基市場。然後給每一個利基市場打上一個數字標籤,然後填寫在表格中。(你還可以高亮標記最有可能提供説明的人)

非常棒!你剛剛找到了 3 個可以出售服務的領域,你已經有了第一批潛在客戶。

核心要點 :在你還沒有找到一個確定的客戶前,不要試圖找到一個非常垂直的市場,把範圍擴大一點,得到幾個初始客戶後,你的市場範圍會隨著時間自己慢慢收窄。

創造沉浸時間與堅持
我曾花費大量的時間去閱讀一些關於成功的文章,也花了大量的時間想要去做成功一些事。在學習了上千的文章和課程以後,我唯一一個能決定著你是否能夠成功的素質是:
堅持

不管當前你在不在狀態,這個工作是不是瘋狂的,也不管有多少朋友告訴你應該去享受生活,都能日復一日地堅持某項工作——這種能力是成功者和失敗者之間最大的不同之處。

為了能夠堅持下去,你應當學會 自己創造一個中途不會被打斷的沉浸時間 。對於我來說,這意味著早晨 5:30 起床。而對你,早起可能會有用,也可能熬夜更適合你,不管怎樣, 找到一個你覺得舒服的方式。不要讓自己覺得總是在強迫自己在做事 ,否則這不會起作用。

把它放到日程裡
打開你的 Google 日曆, 找到一塊一周至少能堅持五天,每天至少持續 1.5 個小時的時間塊 ,是的,包含週末。(譯者注:這可能不太適合天朝的國情,大家而已使用其他的日曆軟體或者排程工具)添加一個事件並在開始前 15 分鐘或者一個小時設置提醒,在你的日曆上將其標記為繁忙:

對自己負責
現在,這些已經白紙黑字寫在這裡了。然而,你的排程並不能將經歷了疲勞的一天的你從床上叫起來,或者幫助你拒絕那些免費演唱會門票的誘惑。如果我們真的想堅持下去,必須要借助一些外在的幫助。我個人推薦使用 StickK,因為我是那種完全不服輸的人。StickK 讓你和自己打賭你一定會堅持做下去。你存入一些錢進去(推薦 100 美金)並設置一個目標。然後你將成為一個對自己負責的裁判,如果你完成了目標,100 元會返還給你,如果沒有,這些錢將會捐獻給你選擇的慈善機構。

獲得你的第一個客戶
現在我們已經知道提供什麼樣的服務並且找到了自己的目標市場,是時候去獲得一些願意付費的客戶了。因為我們並沒有一個很厲害的背景或者簡歷, 我們可以從一些我們周圍認識的有需求的人開始。然後我們就將利用我們當前的經驗來達成交易。 讓我們回到我們之前的試算表,仔細觀察一下我們高亮顯示的名字清單。你需要將它們按説明你的可能性程度來進行一個排序。然後我們從頭到尾一個一個聯繫。

找到 Emails
如果你還沒有他們的 Email,你可以通過是由 VoilaNorbert 或者 FindAnyEmail.net 很容易找到。一旦你有了聯繫方式,請將聯繫方式加到試算表中。取得聯繫

現在我們將開始與我們的連絡人取得聯繫,問他們是否能一起見個面。下面是一個你可以利用的郵件範本:

標題: 快速提問 你好,【稱呼】, 祝您生意興隆!我想要告訴您我正在開展的一項叫做【公司/產品名稱】的業務,它能夠幫助企業【增加某方面的價值】。 不久前,我們已經做成了【成功案例】。我對您的公司【潛在客戶公司名】做了一個快速的審查,有一些想法想和您分享一下。您能幫我找到對應負責的人嗎?不管結果如何,我都期待您的回信! 祝您一切順利 王狐狸


你需要做的 只是填上他們的名字,你擁有的技能,然後點擊發送 。

我強烈推薦你使用 Email 追蹤器,如 Hubspot(免費)或者 Yesware(更好,但是收費)。這兩個產品 可以讓你知道你的潛在客戶是否閱讀了你的消息,説明你確定這個人是不是值得繼續跟進。



如果他們僅僅只打開過一次你的郵件,那說明此路不通。但是, 如果他們連續幾天多次打開了你的郵件,那麼你可以在四五天后與他們再次聯繫 。我個人的經驗是:在最終達成交易之前,一般都需要「8-10 次」的聯絡。

準備會面
一旦見面的約定達成,我們就需要準備一個引人入目的案例,説明你說服企業為什麼需要你的服務。我認為最好的方法是我稱之為「審查技術」的方式。

它非常簡單而且高效:
仔細摸清目標客戶當前的情況(網站,社交媒體帳號,內容、發表的文章、健康狀況以及一切和你的服務相關的資訊)
盡可能多的找到一些問題和對應的改進方案
找到修復了這些問題後對產品或公司可衡量的影響
分享兩三個解決問題的特定策略並展示處理好它們後的潛在收益
告訴他們,不管他們是否雇你,他們都能拿走這份審查報告。

炸裂! 是不是超級容易?(譯者注:黑線。。。)

達成交易
在你剛剛開始的時候,大多數潛在客戶並不會選擇你。這意味著你需要花心思去說服他們,你的服務會讓他們物有所值。最好的方式就是通過下面的框架:
發現問題

我們通過提出在他們網站發現的問題來打開話題,但不要過於挑剔,你的目的是讓他們對自己的產品感覺良好的同時,也讓他們知道還有許多可以提升的潛力。
說明潛力

一旦你解釋了這些問題,你就可以指出你的潛在客戶遺漏和忽視了什麼,你找到的越多越好,例如:
你的用戶採取行動的動力不夠強,轉化率比它實際上應有的轉化率 5%要低得多。
像你們這樣的 Instagram 帳號一般每天會有 100-300 個新增關注,可實際上你們卻只有 20-30. 如果你使用我制定的策略,你會立即在幾天內爆發。這意味著每個月要額外新增 2400 個關注用戶。

用數值的方式來向他們展示這將如何影響他們的業務指標,

你: 你們發送的行銷郵件的轉化率一般有多少?

潛在客戶: 呃,大概 3%。

你: (@ο@) 哇~,不錯啊,客單價大概多少?

潛在客戶: 一般每單 150 美元左右。

你: 非常棒。根據我的調查, 因為糟糕的排版和 CTA 的錯誤導致公司錯失了 3%-5%的額外流量 ,我查到您的網站每個月大約有 30000 個訪問者,這意味著我們可以每個月額外增加 1500 個用戶,基於你給我的資料換算,這代表每個月 6750 美元的收益。

如果你想收費 2000 美元每月,你的潛在客戶肯定想都不用想就會答應。因為不管是哪個客戶,如果知道每個月可以淨增加 4750 美元的收入,肯定會願意每月支付你 2000 美元,這樣你一年就可以掙 24000 美元。

讓客戶採用你的服務
現在你已經證明了你的價值,可以讓使用者採用你的服務了:
告訴他們你不需要審計報告
不斷重申他們會得到的潛在機會
描繪一下他們雇傭你以後,你接下來的實施步驟
詢問他們是否願意繼續向前發展(也就是願不願意接受服務)

如果他們說想要好好考慮一下,那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在日曆上做好計畫,3 天后再聯繫一下他們。

你剛剛預約了你的第一個客戶!



現在我希望你對的試算表上所有的連絡人一個一個地重複這個過程。一旦你跨進這個門檻,一般會有 5%到 10%的成功率。

最差情況:免費提供你的服務

由於這裡面有太多需要學習的東西, 如果上面的方法都不起作用的話,免費提供服務也是一個非常好的可選項。

我發現當你有成功的案例可以講述的時候更容易獲得客戶。 在你想靠這個賺錢之前,找到一條路徑來獲得成功案例是非常重要的 。

你可以去聯繫公司,就像上面所說的方法一樣去做,但是為他們免費提供你的服務。 免費服務會讓公司免除所有的風險,使他們更容易同意你進入企業 ,去學習和收穫真實的工作經驗。

記住,我們做這些是 為了去嘗試和找到我們喜歡的工作 ,並獲得應得的報酬。即使你只能獲得很少的收入,這也是值得的。如果最終自由職業的工作成為了你的收入來源之一,這不過是錦上添花的事情。

利用你的經驗獲得新工作

現在你已經一個一步步得到了你需要進入另一個行業的經驗,是時候從裡面脫離出來踏入職業的大門了。

第一步,修改簡歷。

把你的經驗加到簡歷中

盡可能快的把你已有的成功經歷變成實際的結果,你可以把他們加在你簡歷的頭部。

你的潛在雇主會首先看到這些成功案例,這能讓他們消除對你能力的疑慮。

我們回到文章的開頭,重新思考一下為什麼企業要雇一個人。經驗年限限制的來源是,企業覺得要有這麼多年的工作經驗才能做好這份工作,很多時候這是一個很隨意的設置。

你加入簡歷的自由職業經驗不僅要 展示出你能夠做這份工作,還要告訴企業你對如何開展這樣一項業務有著非常清晰的理解。 這樣的知識能力對企業來說非常寶貴,特別是科技企業的招聘中,因為技術人一般比較專注於技術中,視線相對狹窄 ,很難將它們手上的工作與公司遠景聯繫起來,比如說如何掙錢。

下面是我簡歷上關於顧問經驗的一個截圖:



與你目標公司內有影響力的人取得聯繫

現在你已經有了相關的經驗,接下來你需要與能夠推薦你進入目標公司的人取得聯繫。

我在文章《如何在沒有人脈的情況下,在科技行業拿到 6 位數的 offer》裡列出了每一個確切的步驟,所以確保你在準備的時候仔細看過了這篇文章。

< 全文完>
延伸閱讀
想拿好 offer 沒那麼簡單!科技公司最怪面試題 Top 10 在此 顛覆傳統面試:程序猿想拿 offer,先上網 PK 吧! 從放棄實習到收掉公司,一位交大生創業前在 offer 潮流中打轉的故事
(本文經微信公眾號:狐狸談(hulitalk)授權轉載,原文標題<0 經驗如何跨行獲得 google 等互聯網巨頭的 offer>全三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